[發明專利]一種農副產品開放式曲種固體發酵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23892.X | 申請日: | 200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61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文輝;陳東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銀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00 | 分類號: | C12N1/00;C12N1/14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523045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農副產品 開放式 曲種 固體 發酵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開放式曲種固體發酵法消除農副產品中抗營養因子、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和增加營養價值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種農副產品開放式曲種固體發酵方法。
背景技術:
在養殖領域,飼料原料,尤其是蛋白原料是養殖業發展的基礎。隨著養殖業的發展,一方面動物性飼料蛋白原料日益緊缺,而植物性飼料蛋白原料,主要為農副產品,如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等由于存在各種各樣的抗營養因子,阻礙動物對它的消化吸收而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如何通過生物改性,去除植物性飼料蛋白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提高可消化性和營養性能,已經成為全世界飼料領域關注的焦點。
農副產品發酵方法很多,但以開放式曲種固體發酵最為簡單方便,本開放式曲種固體農副產品發酵方法是在多年應用、總結、改進的基礎上形成的,采用本方法進行發酵的產品,具有生產成本低、工藝設備簡單、發酵出來的產品具有品質優良、質量穩定的特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傳統開放式曲種固體發酵,消除農副產品中抗營養因子、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和增加營養價值的方法,生產特別適合于替代魚粉等動物性蛋白、富含益生菌和益生素、容易消化吸收的質優價廉的新型改性植物蛋白飼料原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農副產品開放式曲種固體發酵方法,它的工藝步驟包括:a、準備原料;其中主料為: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等,輔料:蛋白胨、尿素、糖蜜、曲種;b、發酵物配制;c、控制發酵;包括控溫、控濕、控氧,發酵溫度為25℃~65℃、濕度為90%~100%、半厭氧;d、終止發酵;e成品處理。
所使用的曲種為豆粕、棉籽粕或菜籽粕發酵專用曲種。
所使用的曲種直接添加到發酵用的水里混合。
所述的農副產品為主要為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糖蜜,所接種曲種量占原料重量的百分比計為0.1~5%。
原料與水的重量比為1∶0.3~0.45;發酵時間為36~48小時。
發酵豆粕使用發酵豆粕曲種,曲種用量為占豆粕原料重量的百分比計為0.1~5%;發酵棉籽粕使用發酵棉籽粕曲種,曲種用量為占棉籽粕原料重量的百分比計為0.1~5%;發酵菜籽粕使用發酵菜籽粕曲種,曲種用量為占菜籽粕原料重量的百分比計為0.1~5%;混合發酵時采用以上述三種曲種的混合物,混合曲種用量為混合原料重量的百分比計為0.5~5%。
所述的與原料混合的水為暴氣自來水;發酵控溫方式為:初始物料溫度采用熱水調溫和發酵室控溫,發酵期間控溫采用間歇式通風;所達成品處理程序包括烘干、粉碎、檢驗,包裝工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按本發明方法所生產的發酵農副產品的積極效果主要在于:
1、抗營養因子含量:主要抗營養因子則基本被分解或鈍化,如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致甲狀腺腫素,脂肪氧化酶、大豆凝血素及大豆抗原蛋白等完全被分解除去,植酸、脲酶活性及水蘇糖和棉籽糖降解達90%以上。棉籽粕中的棉酚、菜籽粕中的芥子甙等抗營養素分解90%,不良氣味清除徹底,適口性良好,使用量大幅度提高。
2、應用該技術發酵后,農副產品的營養價值有明顯提高,小肽含量在蛋白的5%以上。有機酸含量大于等于2.0%。使用量較發酵前在水產動物中提高5~10倍(如普通豆粕在鰻魚飼料中不能超過2%,而發酵豆粕可以用到20%以上)。
3、利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產品經國內多家養殖場、臺灣和韓國在豬、雞、鰻魚、甲魚、鱘魚和對蝦的養殖試驗和長期使用表明,應用該產品不僅可以部分替代魚粉等動物性蛋白,而且在抗病、生長、抗應激方面的養殖效果優于替代前的配方。同時飼料成本明顯降低,經濟效益顯著。
4、利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產品用于水產動物時,由于產品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和益生素,對養殖水體的水質有明顯的改良和穩定作用。其中在飼料中使用10%~15%發酵豆粕的鰻魚池塘養殖總換水量可減少30%以上。
5、利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產品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和益生素可顯著提高動物的健康(如乳豬腹瀉率降低50%以上),能大幅度減少養殖動物的藥物使用,是養殖業清潔生產、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銀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銀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238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