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網絡中分組調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11951.1 | 申請日: | 2006-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7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伍振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Q7/38 | 分類號: | H04Q7/38;H04L12/56;H04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強;麻海明 |
| 地址: | 100085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下行 分組 接入 網絡 調度 方法 | ||
1.一種在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SDPA網絡中分組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A、節點NodeB根據所管轄的用戶設備UE在當前傳輸時間間隔TTI上報的關于優先級隊列PQ的信道質量指示CQI信息、向UE傳輸PQ的分組數據的下行平均速率、RNC所緩存的PQ的分組數據的數據量和RNC為PQ設置的調度優先級指數,得到PQ的優先級;
B、NodeB根據得到的PQ優先級順序為不同UE分配無線資源,通過所分配的無線資源向UE傳輸分組數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得到PQ的優先級的過程為:
根據CQI值中為PQ在當前TTI內推薦的傳輸塊大小、對應的混合自動請求重傳HAPQ進程在上一個TTI內為PQ分配的時隙數和碼道數,得到PQ在當前TTI內可傳輸的最大高速媒體接入控制分組數據單元MAC-hs?PDU的長度;
根據RNC緩存區中PQ的待傳數據量得到PQ的待傳數據量的函數;
根據為UE的該PQ設置的調度優先級指數Scheduling_Priority_Indicator得到PQ調度優先級的函數;
可傳輸的最大MAC-hs?PDU的長度乘以RNC所緩存的PQ待傳數據量函數后除以PQ的平均下行速率,得到的值再乘以PQ的調度優先級函數,得到PQ的優先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Q在當前TTI內可傳輸的最大MAC-hs?PDU的長度為CQI值中為PQ在當前TTI內推薦的傳輸塊大小乘以一個TTI內分配給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SDPA網絡共享信道的最大時隙數,乘以每個時隙分配給HSDPA網絡共享信道的最多碼道數,除以PQ在上一個TTI內被分配的HAPQ進程的時隙數,再除以PQ在上一個TTI內被分配的HSDPA網絡碼道數Channel_Codenum得到的值。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C緩存區中PQ的待傳數據量的函數為:
當RNC所緩存的PQ的待傳數據量小于設定的最小RNC緩存區的大小時,設置為1;
當RNC所緩存的PQ的待傳數據量不小于設定的最小RNC緩存區的大小時,設置為所緩存的PQ的待傳數據量除以設定的最小RNC緩存區的大小后減去1,得到的差值乘以α,再加1得到的值,其中α由系統設置,NodeB在初始化時得到。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Q分組數據的平均下行速率為1減去濾波器因子的差乘以上一TTI內PQ分組數據的平均下行速率,與,濾波器因子乘以當前PQ分組數據的即時下行速率,之間的和得到的值,所述的濾波器因子由系統吞吐量和PQ之間服務的公平性確定。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為PQ設置的Scheduling_Priority_Indicator的函數為β為該PQ設置的調度優先級指數,其中Scheduling_Priority_Indicator由上層分配,由PQ的調度優先級要求確定;β由系統配置,NodeB在初始化時得到,由調度優先級指數對于調度的影響能力確定。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NodeB根據得到的PQ優先級順序為不同UE分配無線資源的過程為:
B1、NodeB判斷是否當前TTI內的無線資源為空,或調度優先級隊列內沒有PQ,或此TTI內調度的PQ已達到設定的一個TTI內最多調度的PQ數,如果是,結束所述的調度方法;如果否,則執行步驟B2;
B2、NodeB從PQ隊列中獲取當前優先級最高的PQ,NodeB判斷該PQ對應的UE是否在此TTI內已經有PQ被調用,如果是,則轉入步驟B1;否則,轉入步驟B3;
B3、NodeB判斷是否有可用的對應該PQ的HAPQ進程和無線資源,如果是,執行步驟B4;否則,轉入步驟B1繼續執行;
B4、NodeB判斷該PQ中是否有分組數據需要重傳,如果是,則發送需重傳的分組數據,該重傳的分組數據所采用的時隙數、碼道數,以及傳輸塊大小均與上次發送該分組數據時采用的這些參數相同,重傳之后轉入步驟B1繼續執行,否則,轉入步驟B5;
B5、NodeB判斷是否該PQ的緩存區為空,或該PQ是否超出設置的發送窗,如果任一條件滿足,則停止發送該PQ的分組數據,等待該PQ的緩存區不為空,或該PQ的發送窗長度小于設定的發送窗的最大長度時,再準備發送該PQ的分組數據,否則,根據由CQI值計算得到的MAC-hs?PDU和當前NodeB緩存區內該PQ的待傳數據量為PQ分配資源,執行完成后轉入步驟B1繼續執行,該分配資源包括該PQ在當前TTI內發送所分配的時隙數,碼道數,以及傳輸塊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未經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119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