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續供墨系統的導管抽吸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11013.1 | 申請日: | 2006-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1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奚國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J2/175 | 分類號: | B41J2/175;B41J2/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臺灣省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續 系統 導管 抽吸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抽吸機構,尤指一種應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導管抽吸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打印技術的不斷提升,打印輸出裝置除了可供普通文字輸出外,還可應用于文宣資料輸出以及數字照片輸出,以滿足消費者對于影像輸出的需求。其中噴墨打印機因具備價格低廉、操作時噪音低以及優良的打印品質,并且可打印于各種噴墨媒體,例如一般紙張、特殊噴墨打印紙張、相片紙及專用投影片等優點,因此已廣泛地應用于家庭、個人工作室、甚至是各行各業。
然而,噴墨打印機所使用的墨水匣其售價一直居高不下,一般黑色搭配彩色墨水匣的價格幾乎是購買一臺打印機的售價,再加上墨水匣的墨水容量有限,約十余克甚至更少,因此為了降低使用成本,同時避免墨水耗盡時更換墨水匣所造成的打印不連續或是色彩差異等問題,連續供墨系統便應運而生。
常見的連續供墨系統是利用具有單一噴墨孔的噴墨頭來進行打印工作,為了滿足提升圖像的打印品質的需求,最新的技術又出現了一種尺寸更小的噴射孔。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油墨是從多個微小的噴墨孔中噴出,難免其中會有一些噴墨孔發生墨水堵塞的情形,而造成噴墨不良,產生低品質的圖像。為解決該問題,第一個對策就是使用維護裝置來恢復噴墨性能,該維護裝置通常包括一個用于覆蓋噴墨頭的罩蓋及一個連接抽吸裝置,該抽吸裝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罩蓋中產生負壓,從而將諸如高黏度油墨、氣泡和類似物質從噴墨孔中抽吸出來,使噴墨孔中的油墨能被新供給的油墨取代。然而目前所使用的抽吸裝置,大多為組成構件多且設計又復雜的泵,且抽吸廢墨的導墨管的數量略顯不足,所占的體積也較大,不僅成本負擔龐大,更不符合現代輕薄短小的設計需求。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結構簡單、組裝容易以及成本低廉又不占空間的連續供墨系統的導管抽吸機構,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續供墨系統的導管抽吸機構,其是利用轉軸帶動滾輪,以回轉的方式壓迫彈性導管,使彈性導管內部空間的體積變化以產生負壓,進而將墨水或空氣導入或輸送出去,以達到收集廢墨、導墨及排除空氣的功用,避免殘墨造成環境污染或打印機的損壞,維持穩定的打印品質。同時利用主殼體內設有弧形導引部以及卡管件,簡化組裝的步驟及組成的構件,又可避免彈性導管互相干涉。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連續供墨系統的導管抽吸機構,其包含:一主殼體,其包含弧形導引部以及卡管件,該卡管件設于該主殼體的兩側;一驅動機構,其設于該主殼體的內部,其包含一驅動元件、多個滾輪以及多個彈性導管,其中多個彈性導管設于滾輪與弧形導引部之間,且互相間隔排列;借助該弧形導引部與該卡管件固定該多個導管并使彈性導管互相間隔排列,驅動機構驅動滾輪進行轉動時,彈性導管內部的墨水或特定流體可做輸送動作,且彈性導管之間互相獨立。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驅動機構還包含:一轉軸,其一端與驅動元件連接且受該驅動裝置的驅動而轉動;以及一轉盤,其設于該轉軸的另一端,并于該轉軸轉動時與轉軸同步轉動,且容置該多個滾輪,以于與轉軸同步轉動時帶動多個滾輪轉動。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該驅動元件為馬達。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該驅動元件還包含齒輪。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卡管件固定多個彈性導管,并使彈性導管呈上下平行排列且左右間隔排列。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彈性導管的其中之一是專用導送黑色墨水。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彈性導管的其中之二是專用導送彩色墨水。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彈性導管所導送的特定流體是空氣。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還包含一導管控制閥。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導管控制閥包含有一導管接頭以及一閥件。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該導管接頭的一端是與彈性導管的末端相接。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該導管接頭的一端具有呈錐管狀的導接部。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該閥件包含一板件以及一閥體。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板件與墨水匣的承載架固定在一起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閥體固定于板件上。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閥體還包含多個連接管、彈性元件、活塞閥以及套筒。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構想,其中該彈性元件為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110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粘膠彈性生物繃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水性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