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光式發光元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07613.0 | 申請日: | 200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4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謝明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5/00 | 分類號: | H01L25/00;H01L25/0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陶鳳波;侯宇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光式 發光 元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光元件,特別是涉及一種混光式發光元件。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應用隨著其發光效率提高,應用領域亦逐漸由傳統的指示燈擴大至照明領域及各種背光源的應用,例如,可攜帶式照明裝置、手機背光源、及液晶屏幕背光源等。
目前白光發光二極管應用于液晶屏幕背光源以取代傳統的冷陰極燈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簡稱CCFL),在產業上已廣泛投入研究,其中之一作法為將紅光、綠光、及藍光發光二極管經適當配置后,將各自所產生的光線均勻混合以產生白光。如圖1所示,為美國專利第6974229號所揭露可提高包括紅光、綠光、及藍光發光二極管的發光元件混光效率的設計,該發光元件10包括一圖案化的鏡片(Lens)12,其中該鏡片12經過特殊設計,將光線散射至兩側的出光區13,如此可提高發光元件10在水平方向的出光率,進而提高與鄰近發光二極管的混光效率。另一作法如圖2所示,為美國已公開專利申請案第2006/0001034號所揭露的另一提高混光效率的發明。發光元件20包括紅光、綠光、及藍光發光二極管、以及許多固定在樹脂24內的混光物質23,混光物質23均勻分布在樹脂24內,以散射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達到提高與鄰近發光二極管混光效率的目的。
上述先前技藝的作法均著重于發光二極管的上方提供一混光機制以縮短混光距離,達到液晶顯示器體積輕薄或提升面板有效可視區域的要求。由于上述的作法需要提供經過特殊設計的鏡片或均勻摻雜混光物質于其內的樹脂作為混光介質,在設計及工藝上均較為繁復,且亦會增加生產上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光式發光元件,包括一透明載體及多個發光二極管,該多個發光二極管各分別包括一透明基板以形成于該透明載體上,且于驅動時發出彼此不同顏色的光線。其中該透明載體在發光二極管的下方形成一混光區,使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該些彼此不同顏色的光線在混光區中充份混合。本發明提供一混光區于發光二極管的下方,可同時提高發光元件的混光效率及縮短混光距離。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光式發光元件,包括一透明載體及多個發光二極管,該多個發光二極管形成于該透明載體上,可分別發出彼此不同顏色的光線,經由混光之后形成一特定顏色的光線。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光式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包括一透明載體,其上具有紅光、藍光、綠光、及黃光發光二極管中的至少二種,經由混光之后形成一特定顏色的光線;其中該特定定顏色的光線例如包括白光。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可應用于高電壓裝置且具有高混光效率的發光元件,包括一透明載體及多個發光二極管,其中該多個發光二極管形成于該透明載體上,且分別可發出彼此不同顏色的光線;此外,該多個發光二極管中的至少二個串聯連接以應用于高電壓電子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示意圖,顯示依先前技藝且具有一外加鏡片的發光元件;
圖2為一示意圖,顯示依先前技藝且具有一外加混光物質的發光元件;
圖3A為一示意圖,顯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
圖3B為一示意圖,顯示揭示在圖3A的結構下,光線經過透明載體混光;
圖4A~4C為示意圖,分別顯示揭示本發明的發光二極管在透明載體上的布局方式;
圖5為一流程圖,顯示揭示達成本發明結構的一制造流程;
圖6為一示意圖,顯示揭示一種現有的發光二極管結構;
圖7A及7B揭示本發明的各發光二極管的優選電連接方式。
簡單符號說明
10、20、30:發光元件;
11、21、31a~31c、61:發光二極管;
12:鏡片;
13:光線區;
14、22:基座;
23:混光物質;
24:填充樹脂;
32:透明載體;
33:光反射層;
34:透明粘著層;
610:發光疊層;
611:透明基板;
612:第一導電類型半導體層;
613:活性層;
614:第二導電類型半導體層;
615:第一電極;
616:第二電極;
Y1、Y2、Y3:光線。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076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無線網絡用戶行為的建模方法
- 下一篇:用于測量血壓的可調節的箍帶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