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合成皮表面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03414.2 | 申請日: | 2006-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9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趙國量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國量 |
| 主分類號: | D06N3/14 | 分類號: | D06N3/14;B32B3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臺灣省臺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成 表面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合成皮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合成皮表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的合成皮都是利用其中一面當作其表現層,即應用于產品后可供他人直接目視的一面。
合成皮可利用一表面刻有特定壓紋的輥輪沾附樹脂涂料后,滾壓該合成皮的頂面,并在樹脂經烘干固化后,使其頂面形成具有凹凸變化的凹凸層,接著涂布一特定樹脂涂料覆蓋凹凸層,并在固化后形成表現層,以獲得特殊的視覺效果。
然而,此種加工方法在合成皮表面所獲得的效果有限,進而將直接影響其下游成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合成皮表面的加工方法,其可使合成皮的表面具有顏色深淺變化的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合成皮表面的加工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a)提供一基材,所述基材具有一有色層,所述有色層的一面形成有多個凸部與多個凹部;b)將一色料涂布于各所述凸部與各所述凹部;c)對所述色料施加處理,使其厚度減少至各所述凸部顯露于外為止。
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b)中的所述色料由聚氨酯樹脂材料所制成。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c)中使用一布輪對所述色料進行擦拭處理,以減少所述色料的厚度,使各所述凸部顯露于外。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b)中包含使用一刮刀,將所述色料涂布于所述有色層之后,利用所述刮刀將所述色料刮平。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的所述基材具有一底層,所述底層一面涂布一聚氨酯樹脂材料形成所述有色層,所述基材經傳送至一具有凹凸壓面的模具,所述模具的凹凸壓面壓抵于所述有色層,使所述有色層對應所述凹凸壓面的凹面處形成所述凸部,對應所述凹凸壓面的凸面處則形成所述凹部。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的所述基材的底層由從織布、無紡布、纖維布、榔皮及真皮所構成的族群中所選出的一種材料所制成。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的所述基材具有一底層,所述底層一面涂布一聚氨酯樹脂材料形成所述有色層,所述基材經傳送至一具有凹凸輪面的壓輪,所述壓輪的凹凸輪面壓抵于所述有色層,使所述有色層對應所述凹凸輪面的凹面處形成所述凸部,對應所述凹凸輪面的凸面處則形成所述凹部。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的所述基材的底層由從織布、無紡布、纖維布、榔皮及真皮所構成的族群中所選出的一種材料所制成。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使用一離型紙,所述離型紙一面具有多個凹紋與多個凸紋,將所述離型紙往一預定方向傳送,并在各所述凸紋與各所述凹紋涂布一聚氨酯樹脂材料,使之固化形成所述有色層,并與所述基材貼合,之后剝離所述離型紙,使所述有色層對應各所述凸紋的位置形成各所述凹部,對應各所述凹紋的位置則形成各所述凸部。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的所述基材具有一底層與一接著層,將所述接著層涂布于所述有色層的一面之后,再將所述底層貼合于所述接著層。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的所述底層由從織布、無紡布、纖維布、榔皮及真皮所構成的族群中所選出的一種材料所制成。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的接著層由聚氨酯樹脂材料所制成。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包含使用一第二刮刀,所述接著層涂布于所述有色層之后,利用所述第二刮刀將接著層刮平,再將所述底層貼合于所述接著層。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包含使用至少一滾輪,所述滾輪具有一壓合面,所述壓合面壓合所述基材與所述離型紙。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步驟a)中包含使用一第一刮刀,所述聚氨酯樹脂材料涂布于所述離型紙之后,利用所述第一刮刀將所述PU樹脂材料的表面刮平,再使之固化形成所述有色層。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有色層與涂布于其上的顏色不同的色料,使合成皮表面具有顏色深淺變化形成層次感,可呈現亮麗的美感,使得整個合成皮表面可提供較好的視覺效果,進而提高下游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加工流程圖;
圖2是沿圖1中2-2方向的剖視圖;
圖3是沿圖1中3-3方向的剖視圖;
圖4是沿圖1中4-4方向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加工流程圖;
圖6是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加工流程圖;
圖7是沿圖6中7-7方向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國量,未經趙國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034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增強植物干旱耐受性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編碼的多肽
- 下一篇:接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