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03344.0 | 申請日: | 2006-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30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勇;邵凱;王章領;張翼飛;邢健;李亞非;李彩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北京建工金源環保發展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10;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婉明 |
| 地址: | 100027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溫 油污 水處理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可對油田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進行有效處理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
二、背景技術
油田高氯高溫稠油污水水溫較高(60~90℃),大部分好氧微生物難以在這種溫度下生存,少數微生物雖然可耐高溫,但活性相對較低,生化處理效果相對較差。同時此類油田污水含鹽量高,氯離子濃度為6000~9000mg/l,此氯離子濃度的生存范圍既不是嗜鹽菌(>20000mg/L)也不是常規微生物(<2000mg/L)生存的范圍。由于高鹽濃度對微生物的滲透壓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采用生化處理時難度相對較大。目前尚無其他應用生化處理技術成功處理此類稠油油田污水的工程實例。
目前常采用物化方法對此類污中的油類、SS等污染物進行處理,但CODcr、BOD5等指標不能滿足《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準》(GB18486-2001)有關排放標準。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處理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其能夠有效處理油田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使利用該方法處理過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能夠達到《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準》(GB18486-2001)中規定的有關排放標準,符合環保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包括預處理工序階段、生化處理工序階段、深度處理工序階段及污泥處理工序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處理工序階段是采用生物膜反應法與活性污泥反應法聯合使用的泥膜共存反應法,對經過預處理工序階段處理的污水進行處理。
前述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其中生化處理工序階段中的生物膜反應法是在曝氣池內投加填料,曝氣池中的微生物與微型動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構成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Moving?Bed?Biological?Reactor,以下簡稱MBBR),進入曝氣池中污水與生物膜接觸反應,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及油類等污染物得到降解。
前述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其中生化處理工序階段中的活性污泥反應法是使經過曝氣池中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Moving?Bed?BiologicalReactor,以下簡稱MBBR)反應處理的污水進入活性污泥反應池中,該污水與活性污泥反應池(Cyclic?Activated?Sludge?Technology,簡稱CAST)中存在的經過培養馴化后,適合于高氯稠油污水中的有機物及油類等污染物降解的微生物群進行反應,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及油類等污染物得到進一步降解。
前述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處理工序階段中的活性污泥反應法中微生物群的培養馴化是將新鮮的普通活性污泥作為接種污泥,投放至活性污泥反應池中,投加量為1~2g/L,之后在池中注滿高氯稠油污水,悶曝1周,再將池水中的浮渣及上清液排出,然后直接采用高氯稠油污水作為微生物營養源,采取間歇進水和間歇出水方式,在2至3周內提高進水負荷直至達到設計負荷。
本發明高氯高溫稠油污水處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其采用包括兩級冷卻、隔油、水質調節等步驟的預處理處理工序,包括生物膜法(MBBR)反應及活性污泥法(CAST)反應串聯組成的泥膜共存法的生化處理工序,包括混凝/絮凝及沉淀步驟的深化處理工序,以及污泥處理工序,有效完成對油田的高氯高溫稠油污水的處理,經該方法處理的污水出水中的CODCr、揮發酚、石油類、硫化物以及懸浮固體SS均滿足《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準》(GB18486-2001)規定的有關排放標準,解決了多年來稠油油田生產中稠油污水處理存在的難題。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預處理工序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的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工序工藝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的污泥處理工序工藝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培養出適合處理高氯稠油污水的菌種的顯微鏡照片。
五、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北京建工金源環保發展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北京建工金源環保發展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033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快換式旋蓋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供電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