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遠端資料傳輸系統(tǒng)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10098960.1 | 申請日: | 2006-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0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志祥;張棋嵐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蘭臺恒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琦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遠端 資料 傳輸 系統(tǒng) 方法 | ||
1.一種遠端資料傳輸系統(tǒng),適用于一第一電腦裝置,該第一電腦裝置是已透過一第一應用程式與遠端的一第二電腦裝置建構一點對點連線,該第一電腦裝置及該第二電腦裝置其中至少一端是位于一防火墻或一網路位址轉譯器架構內,其特征在于,該遠端資料傳輸系統(tǒng)至少包含:
至少一第二應用程式;
一解析模組,是用以解析該第一電腦裝置的該第一應用程式所發(fā)送的復數個第一網路封包,以產生一連線資料;
一封包產生模組,是根據該連線資料,將該些第二應用程式的一發(fā)送資料轉換為復數個第二網路封包;
一過濾模組,是因應于所接收的復數個接收資料封包,過濾該些接收資料封包為該些第一網路封包及該些第二網路封包,并傳送該些第一網路封包至該第一應用程式,及傳送該些第二網路封包至該第二應用程式;
一連線管理模組,是透過該點對點連線,傳送該些第一網路封包及該些第二網路封包至該第二電腦裝置,并接收該第二電腦裝置透過該點對點連線所傳送的該些接收資料封包;
其中,該些第一網路封包為該第一應用程式所發(fā)送或欲傳送至該第一應用程式的封包,該些第二網路封包為該些第二應用程式所發(fā)送或欲傳送至該些第二應用程式的封包。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端資料傳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應用程式為一即時通訊軟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端資料傳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監(jiān)控模組,是用以監(jiān)控該點對點連線是否被建立,當發(fā)現該點對點連線被建立時,通知該解析模組,以進行解析該第一應用程式的該些第一網路封包。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端資料傳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封包接收模組,是因應于所接收的該些第二網路封包,將該些第二網路封包轉換為一接收資料,并傳送該接收資料至該第二應用程式。
5.一種遠端資料傳輸方法,適用于一第一電腦裝置,該第一電腦裝置是已透過一第一應用程式與遠端的一第二電腦裝置建構一點對點連線,該第一電腦裝置及該第二電腦裝置其中至少一端是位于一防火墻或一網路位址轉譯器架構內,其特征在于,該遠端資料傳輸方法至少包含:
解析該第一電腦裝置的該第一應用程式所發(fā)送的復數個第一網路封包,以產生一連線資料;
根據該連線資料,將至少一第二應用程式的一發(fā)送資料轉換為復數個第二網路封包;
透過該點對點連線,傳送該些第一網路封包及該些第二網路封包至該第二電腦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遠端資料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應用程式為一即時通訊軟體。
7.一種遠端資料傳輸方法,適用于一第一電腦裝置,該第一電腦裝置是已透過一第一應用程式與遠端的一第二電腦裝置建構一點對點連線,該第一電腦裝置及該第二電腦裝置其中至少一端是位于一防火墻或一網路位址轉譯器架構內,其特征在于,該遠端資料傳輸方法至少包含:
透過該點對點連線,接收復數個接收資料封包;
過濾該些接收資料封包為該些第一網路封包及該些第二網路封包;
傳送該些第一網路封包至該第一應用程式,及傳送該些第二網路封包至該第二應用程式。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遠端資料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應用程式為一即時通訊軟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9896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連接保持激活的自主調整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膜分離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