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吸塵器的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97710.6 | 申請日: | 2006-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0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倪祖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萊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9/16 | 分類號: | A47L9/1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塵器 除塵 裝置 | ||
1.一種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包括一級旋風器(1)和二級旋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旋風器(2)位于一級旋風器(1)的上方,一級旋風器(1)的出風口與二級旋風器(2)的進風口連通,一級旋風器(1)和二級旋風器(2)分別具有獨立的集塵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旋風器(1)包括具有底蓋(101)和上蓋(102)的外筒體(103),外筒體(103)內設有內筒體(104),內筒體(104)與外筒體(103)之間為一級旋風器(1)的集塵室(105),內筒體(104)的上沿設有出塵口(106)與集塵室(105)相通,內筒體(104)內縱向設置有過濾網罩(107),過濾網罩(107)與內筒體(104)之間為旋風室(108),過濾網罩(107)的上端開口(109)透過上蓋(102)成為一級旋風器(1)的出風口(110),一級旋風器(1)的進風管(111)穿過外筒體(103)并延切向進入內筒體(10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體(104)偏心地設置于外筒體(103)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罩(107)為一中空筒體(112),中空筒體(112)的上部為網孔部(113),網孔部(113)的筒體側壁上設有網孔(114),中空筒體(112)內在網孔部(113)的下沿設有錐形凸起(115)。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旋風器(2)包括并列設置的數個旋風器(201),數個旋風器(201)共用一個底蓋(202)和一個頂蓋(203),底蓋(202)上設有二級旋風器(2)的進風口(204),旋風器(201)的上段為進風筒(205),進風筒(205)的上端設有位于頂蓋(203)上的出風口(206),各進風筒(205)側壁連接圍合形成進風腔(207),進風筒(205)的側壁上設有位于進風腔(207)內的旋風進風口(208),進風腔(207)的底部與底蓋(202)上的進風口(204)之間連接有進風管(20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器(201)的上段的出風筒(205)中設有出風管(210),出風管(210)的上端口即為位于頂蓋(203)上的出風口(206),旋風器(201)的中段為錐形筒(211)、下段為集塵筒(212),錐形筒(211)和集塵筒(212)的連接處設有錐形罩(213),錐形罩(213)的外沿與筒體內壁之間設有落塵環隙(214),錐形罩(213)的頂尖處設有回流孔(215)。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203)的下平面對應于進風管(209)設有倒錐形凸起(216)。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旋風器(2)的底蓋(202)位于一級旋風器(1)的上蓋(102)的上方并連接形成閉合的通風腔(3),二級旋風器(2)的底蓋(202)上的進風口(204)通過通風腔(3)與一級旋風器(1)的上蓋(102)上的出風口(110)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吸塵器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204)的軸線與出風口(110)的軸線相偏離。
10.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除塵裝置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該除塵裝置是可拆卸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萊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萊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9771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除超文本標記語言中有害代碼的方法
- 下一篇:改進的移動通信終端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