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織物經緯密度的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90508.0 | 申請日: | 2006-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6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麗麗;孫令雷;夏尚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D06H3/00 | 分類號: | D06H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磊 |
| 地址: | 100025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織物 經緯 密度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織物的掃描圖像,依靠經緯紗線亮度曲線的平均周期所確定的經緯紗分割線來獲取經緯密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織物的密度檢測方法是測試人員使用放大鏡直接對織物進行人工檢測,主觀因素對測試結果影響很大,而且效率比較低。
目前有關織物經緯密度自動檢測的研究,多采用的是根據傅立葉變換和織物頻譜圖提取織物經緯紗線的平均周期,來測算出織物經緯平均密度。但是根據上述現有檢測方法測出的織物經緯密度,是一個可能含有錯誤判斷因數的平均值,其結果不精確,缺乏直觀性和可核查性,不便于人工檢查和糾正,所以不能得到實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述織物經緯密度的檢測方法,可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而在現有織物掃描圖像和傅立葉變換求得織物平均周期的基礎上,通過紗線的不同部分反映在織物亮度曲線上的梯度變化,進一步根據周期來確定一區域范圍,找出此區域范圍內的亮度曲線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波峰位置或波谷位置),從而依此畫出經緯紗的分割線,最終檢測出織物的經緯密度。這種分割線是可以看見、可以核查的,即便由于紗線的彎曲產生檢測誤差,也可以方便地觀察分割線的分布狀態,進行人工檢查和糾錯,得到準確結果。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基于織物通常是由兩個相互垂直的紗線系統交織而成的,所述織物經緯密度的檢測方法,基于織物是由兩個經緯紗線系統交織而成的,織物掃描圖像的亮度信號具有一定的變化規律。
對織物掃描圖像亮度曲線進行傅立葉變換,獲取織物平均周期的基礎上,確定一區域范圍并找出此區域范圍內的亮度曲線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從而依此找出經緯向的分割線,最終檢測出織物的經緯密度。
所述檢測織物經緯密度的方法流程及其原理是:
第一步,對被檢測織物進行掃描以獲得圖像;
通常采用較高的分辨率,取樣窗口較大,被檢測的方向的寬度一般在5cm以上,另外一個方向可以取的較小些,一般為1-2cm。
第二步,提取織物經緯紗線亮度曲線;
在織物圖像上建立相應的坐標系,設定X軸平行于緯紗方向,Y軸平行于經紗方向;向右為X軸的正方向,向下為Y軸的正方向;原點在左上角;依據在織物圖像上建立的坐標系,輸入要檢測經緯密度的區域的坐標,獲取區域內經紗方向或者緯紗方向上的像素點的平均亮度變化曲線;
根據研究結果表明,紗線在織物內的屈曲狀態可由正弦曲線近似描述,截面形態近似橢圓。因此在紗線的軸心線上垂直高度值最大,在紗線的其余空間位置上垂直高度值漸減,這就使得織物圖像在紗線的軸心線、紗線其余部分以及紗線之間空隙處出現明顯的亮度梯度,亮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為:紗線的軸心線、紗線的其余部分、紗線之間的空隙處。
設任一象素點的坐標為(x,y),其亮度值表示為f(x,y)。
則該紗線的各行象素點的亮度平均值為:
各列的像素點亮度的平均值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905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面積無焊縫鈦復合板
- 下一篇:庭院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