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鄰區信道參數測量的方法及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90102.2 | 申請日: | 2006-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44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旭東;尹麗燕;李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34 | 分類號: | H04Q7/34;H04Q7/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潤湘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道 參數 測量 方法 及其 系統 | ||
1、一種測量鄰區信道參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依據網絡側生成的鄰區信息,確定對每個鄰區信道參數測量采用的測量類型;
B、網絡側根據所確定的測量類型生成測量控制信息,并將該信息下發給用戶端;
C、所述用戶端根據接收的測量控制信息進行測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包括:
A11、網絡側生成鄰區信息,并下發給每個用戶端;
A12、所述用戶端根據接收的鄰區信息,確定對每個鄰區信道參數測量采用的測量類型,并上報給網絡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鄰區信息是網絡側根據系統策略生成,所述鄰區信息通過網絡側下發的面向小區的系統消息或網絡側向處于數據傳輸狀態的用戶端下發的專用消息發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12中,所述用戶端進行數據傳輸時,所述用戶端將該測量類型上報給網絡側之前:
如所述用戶端所接收的鄰區信息中區分了同頻率層與異頻率層小區信息時,所述用戶端比對讀取系統消息得到的鄰區信息與數據傳輸狀態下接收的鄰區信息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用戶端在上報確定測量類型的同時,根據設定的系統策略確定是否攜帶數據傳輸狀態下接收的鄰區信息;
如所述用戶端數據傳輸狀態下所接收的鄰區信息中未區分同頻率層與異頻率層小區信息時,用戶端在上報確定測量類型的同時要攜帶所述用戶端數據傳輸狀態下所接收的鄰區信息;
如用戶端所接收的鄰區信息為異系統小區信息時,所述用戶端只需上報確定的測量類型。
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之前包括:
B11、網絡側根據設定的系統策略判斷是否接受所述用戶端上報的測量類型,如果接受該測量類型,執行步驟B;否則網絡側發出拒絕該測量類型的信息或不回復所述用戶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由網絡側依據其生成的鄰區信息,確定對每個鄰區信道參數測量采用的測量類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網絡側在下發測量控制信息時,同時將每個測量類型對應的鄰區信息下發給所述用戶端。
8、根據權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用戶端進行數據傳輸時:
如所述鄰區信息為異系統的鄰區時,用戶端或網絡側確定采用異系統測量類型;
對網絡側生成的鄰區信息中的同系統的鄰區已經作出分類時,用戶端或者網絡側確定在同頻率的鄰區或同頻率層的鄰區采用同頻測量類型,異頻率的鄰區或異頻率層的鄰區采用異頻測量類型;或
用戶端或者網絡側根據所述用戶的用戶能力確定所采用的測量類型。
9、根據權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端以及所述網絡側根據所接收的鄰區信息和用戶能力確定采用的測量類型:
當網絡側生成的鄰區信息為同系統的鄰區,且網絡下發的鄰區信息未分類時,在所述用戶端根據用戶能力確定該鄰區的中心載頻落在所述用戶端的接收帶寬能力之內時,所述用戶端或網絡側決定采用同頻測量類型,否則,采用異頻測量類型。
10、根據權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絡側下發的信息或者用戶端上報的信息采用RRC層信令或者MAC層信令。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測量控制信息包括同頻測量控制信息或/和異頻測量控制信息或/和異系統測量控制信息。
12、一種鄰區信道參數測量系統,具有網絡側設備以及多個用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測量類型確定單元以及設在用戶端的信道參數測量單元:
測量類型確定單元,用于根據網絡側設備生成的鄰區信息,或網絡側設備生成的鄰區信息和用戶端的用戶能力確定用戶端對鄰區測量采用的測量類型;
信道參數測量單元,用于采用測量類型確定單元所確定用戶端對鄰區測量采用的測量類型進行信道參數測量。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類型確定單元設在網絡側設備或用戶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9010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