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等離子顯示器驅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85823.4 | 申請日: | 2006-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83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崔正泌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28 | 分類號: | G09G3/28;G09G3/288;G09G3/20;H01J17/49;G09F9/3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威;張金海 |
| 地址: | 210046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等離子 顯示器 驅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等離子顯示器驅動裝置。尤其涉及能夠改善驅動等離子顯示器時由于開關等附屬元件的偏差而引起電流和發熱特性的等離子顯示器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在以往,等離子顯示器(Plasma?Display?Panel:PDP)是利用He+Xe、Ne+Xe、He+Ne+Xe等氣體放電時所發出的147nm紫外線,激射熒光體的方法進行發光,從而能夠顯示包括文字和圖像的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
圖1為現有技術的3電極交流表面放電型等離子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3電極交流表面放電型等離子顯示器包括:設置在上板10上的掃描/維持電極11和維持電極12;設置在下板20上的尋址電極22。掃描/維持電極11和共用維持電極12都設置了由透明電極11a、12a(例如,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ITO))。掃描/維持電極11和共用維持電極12中都設置了用于降低電阻的金屬總線電極11b、12b。設置了掃描/維持電極11和共用維持電極12的上板10上還涂布著上部電介質層13a和保護膜14。
上部電介質層13a上聚集了在等離子放電時所產生的壁電荷。保護膜14用于防止由于等離子放電時所產生的濺射而導致上部電介質層13a的損傷,還能夠提高2次電子的發射效率。保護膜14通常由氧化鎂(MgO)制作而成。
另外,在設置了尋址電極22的下板20上設置了下部電介質層13b、隔柵21。下部電介質層13b和隔柵21的表面涂有熒光體層23。尋址電極22設置的方向與掃描/維持電極11和共用維持電極12相互垂直交叉。隔柵21與尋址電極22并排設置,能夠防止放電所產生的紫外線和可視光線向相鄰的放電單元泄漏。熒光體層23由于受到等離子放電時產生的紫外線的激射,能夠產生紅、綠、青三種顏色中的任意一種。另在位于上/下板10、20與隔柵21之間的放電單元的放電空間中,注入了用于進行放電的He+Xe或者Ne+Xe等惰性混合氣體。下面參照圖2對具有上述結構的以往等離子顯示器的驅動裝置進行說明。
圖2為現有技術的交流表面放電型等離子顯示器驅動裝置的示意圖。
如圖2所示,根據現有技術的交流表面放電型等離子顯示器驅動裝置包括:設置了m×n個與掃描/維持電極線(Y1至Ym)、共用維持電極線(Z1至Zm)和尋址電極線(X1至Xn)相連接的放電單元1,并設置成矩陣形態的等離子顯示器100;用于驅動掃描/維持電極線(Y1至Ym)的掃描/維持驅動裝置102;用于驅動共用維持電極線(Z1至Zm)的共用維持驅動裝置104;用于尋址電極線(X1至Xn)的數據驅動裝置106。掃描/維持驅動裝置102依次向掃描/維持電極線(Y1至Ym)提供掃描脈沖和維持脈沖,對放電單元1以線為單位依次進行掃描,并進而使m×n個放電單元1進行持續放電。共用維持驅動裝置104向所有的共用維持電極線(Z1至Zm)提供維持脈沖。尋址驅動裝置106向尋址電極線(X1至Xn)提供與掃描脈沖同步的映像數據。
另外,進行上述驅動的交流面放電型等離子顯示器需要幾百伏以上的高電壓才能進行維持放電。因此,為了降低進行維持放電所需的驅動電力,掃描/維持驅動裝置102和共用維持驅動裝置104還增加設置了能量回收電路。能量回收電路先將向掃描/維持電極線(Y)和共用維持電極線(Z)進行充電的電壓回收,然后在進行放電時再將其用作驅動電壓。
圖3為現有技術設置的用于回收維持放電電壓的能量回收電路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858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