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摩托車機油泵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84530.4 | 申請日: | 2006-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8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林慶輝;何昭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02 | 分類號: | F01M1/02;F02B67/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樹明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機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摩托車機油泵,特別是關于一種可提高機油泵穩定性與耐用性的結構。
【背景技術】
摩托車引擎的潤滑系統如圖1所示,該潤滑系統基本上是由相連通的機油箱10、機油泵11、以及輸送管路12所構成,借由機油泵11的抽送機油箱10內的機油(即潤滑油)不斷經由輸送管路12流至引擎E適當處如搖臂E3、曲軸2、活塞E1以及汽缸E2內壁間,以潤滑引擎E,最后機油將再被回收至機油箱10內,如此重復循環使用,以達潤滑引擎E的目的。
其中,有關機油泵11的部分,如圖1、2所示,該機油泵11是借由螺固元件S而螺固在曲軸箱3上,借此來令機油泵11具有穩定的定位,進而可以穩定的抽送機油。另于機油泵11的一側連接一驅動軸112,該驅動軸112上設有一驅動齒輪113,另在驅動軸112近末端處蓋設一集油蓋114,該集油蓋114借由螺固元件S而螺固在曲軸箱3上,集油蓋114是一向外凸設的盤體,借此至少可積存部份機油,當引擎E成傾斜時,該集油蓋114因仍積存有機油,所以仍能使驅動齒輪113及驅動鏈條22獲得機油的潤滑,而可保持正常運轉及減少磨損。另于集油蓋114外側套設有一水冷卻用水泵111,該水泵111借由一被動軸1111來與驅動軸112的套設座115相連接,借此來令水泵11
1可與機油泵11連動。
機油泵11的運作,主要是借由一驅動鏈條22來帶動,該驅動鏈條22的一端套設在曲軸2的傳動齒輪21上,另一端則套設在驅動齒輪113上,當引擎E被開啟運作時,引擎E中的曲軸2即可借由驅動鏈條22來帶動驅動軸112,驅動軸112進而可帶動機油泵11轉動,借此機油泵11即可將機油不斷的抽送,經由輸送管路12流至引擎E適當處如搖臂E3、曲軸2、活塞E1以及汽缸E2內壁間以潤滑引擎E。
上述習用的機油泵11固然已能達到抽送機油,并能潤滑引擎E的目的,然而該驅動軸112的支承,主要是借由與機油泵11連接端來獲得支承,因此驅動軸112的另一端是成一懸臂狀,其雖與水泵111的被動軸1111相連接,但水泵111的被動軸1111本身亦為一懸臂狀,此種習用機油泵11,由于上引擎E的轉速并非恒定,會因車輛的需求而有高低不同的轉速變化,因此該驅動軸112非常容易因引擎E轉速的劇烈變化而產生偏擺,而造成驅動鏈條22因驅動軸112的晃動,致使驅動鏈條22也跟著抖動,進而產生較大的間隙及產生噪音,更甚者、驅動軸112因長期劇烈的晃動,會導致其耐用性欠佳。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種較完善的機油泵結構,實為摩托車業者極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機油泵,可提高機油泵穩定性及耐用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摩托車機油泵,該機油泵的一端是被曲軸箱所支承,另一端連接驅動軸,該驅動軸近末端處套設有驅動齒輪,該驅動齒輪借由驅動鏈條與曲軸相連接,并在驅動齒輪外側設集油蓋,在該驅動軸的末端連接有水泵;該曲軸通過驅動鏈條帶動驅動齒輪與驅動軸,并促使水泵連動,其特征在于:
在該驅動軸上還套設有支承托架,且該支承托架是位于該機油泵與該套設座之間,借此可加強支撐驅動軸的懸臂,進而可提高驅動軸的穩定度。
所述的摩托車機油泵,其特征在于:該驅動軸上且于機油泵與支承托架之間還套設有止擋環。
所述的摩托車機油泵,其特征在于:該支承托架設有孔座及固定座。
所述的摩托車機油泵,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座上具有數個固定孔。
綜上所述,將本發明的摩托車機油泵的構造及其進步功效說明如下:本發明的摩托車機油泵,至少包括有一機油泵、水泵、一驅動軸、一支承拖架、一驅動齒輪、一集油蓋,該機油泵的一端是被曲軸箱所支承,另一端連接驅動軸,該驅動軸近末端處套設有驅動齒輪,該驅動齒輪借由驅動鏈條與曲軸相連接,并在驅動齒輪外側設集油蓋,在機油泵的驅動軸最末端,與水泵的被動軸相連接,借此曲軸可將動力借由驅動鏈條,來帶動驅動齒輪與驅動軸,促使機油泵運作并可帶動水泵,其主要在于;在該驅動軸上套設一支承托架,且該支承托架是位于機油泵與套設座之間,借此來令驅動軸與機油泵的連接處形成第一支承點,驅動軸與支承托架連接處形成第二支承點,亦即可使驅動軸至少具有二個支承點,而可有效的加強支撐驅動軸的懸臂,并可增進驅動軸的剛性強度,進而可提高機油泵穩定性及耐用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現有引擎潤滑示意圖。
圖2是現有機油泵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845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