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融合五線譜與簡譜且與鋼琴鍵盤直觀對應的空白樂譜及音符形式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72528.5 | 申請日: | 2006-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5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郝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郝佳 |
| 主分類號: | G09B15/00 | 分類號: | G09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101302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融合 五線譜 簡譜 鋼琴 鍵盤 直觀 對應 空白 樂譜 音符 形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樂譜,尤其涉及一種融合五線譜與簡譜且與鋼琴鍵盤直觀對應的空白樂譜及音符形式,屬于音樂領域。
背景技術
長期通用的五線譜形式,以及長期通用的簡譜形式。由于流傳使用已久,各類樂理書籍都有全面的描述與介紹。但卻存在以下問題與缺陷。
1、進入音樂世界的高門檻-五線譜。
a)可能是出于(幾百年前)節省篇幅及紙張的需要,每一組五線譜(不包括上加線和下加線)要容納大約14至15個音級。例如,G譜表容納9個基本音級(以5線和4間代表)和5個變化音級(在線和間上加升半音號或降半音號而代表);F譜表容納9個基本音級和6個變化音級。這是一個高度濃縮的體系。在如此狹小空間內容納如此多的音級令到音級位置的記憶和辨認(識譜)成為一項難度相當大的任務。
b)升半音號與降半音號的應用是一種非直觀的需死記硬背的技能。由它們衍生的樂曲調號更是復雜難解。有時還要將一個升了或降了半音的線或間用還原符號將其一部分還原成原來代表的音級。諸如此類的復雜規則增加了完全掌握五線譜的難度,也大大降低了完全掌握五線譜的機會。
c)因為現今幾乎所有的鋼琴樂譜都是用五線譜記錄的,學生學習彈奏鋼琴時,在缺乏一種與鋼琴鍵盤更直觀、更形象地相對應的樂譜形式的情況下,必須完全掌握五線譜。但由于上一節b)中解釋的掌握五線譜的難度的問題,此過程成為了一個必須跨過的(但又非常高的)門檻。跨越此門檻所付出的努力與學生彈奏鋼琴的技巧及才華的培養發展并無關系。
d)因為鋼琴的鍵盤由低至高地排列了整個音樂體系所能用到的全部的音級,樂理的教學和研究通常以鋼琴鍵盤為基礎。但由于絕大多數的音樂都是用五線譜記錄的,在缺乏一種與鋼琴鍵盤更直觀、更形象地相對應的樂譜形式的情況下,樂理的教學材料或教師通常是先花很大的篇幅或很長的授課時間來講解如何用五線譜來書面表達鋼琴上的(也就是音樂體系用到的)全部的音級。但由于五線譜的規則復雜難解(及難記),許多學生因不能完全掌握五線譜而失去了理解和掌握樂理的機會。
綜上所述,五線譜的復雜難解(及難記)使其成為一個學習鋼琴彈奏及進入音樂世界的高門檻。此門檻的高度使進入音樂世界的過程變的艱巨和痛苦,剝奪了很多人進入音樂世界,享受音樂世界,在音樂世界出類拔萃的機會。降低此門檻是本發明的一項宗旨。
2、音名與唱名不能兼顧
通曉樂理的人都知道,五線譜以音名,即代表絕對音高的名稱(如C、D、E、F、G、A、B,等)為基礎。它很適合器樂譜記錄與樂器的視奏,但不太方便視唱。簡譜以唱名,即代表相對音高的名稱(如大調的1、2、3、4、5、6、7,等,其中的主音1可等同于任何一個音名)為基礎。它較容易視唱,而且對理解和掌握某些樂理,如調式與和弦,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不適合記錄樂器演奏的較復雜的樂曲。
因此,為了全面掌握音樂(包括視唱、視奏及樂理),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兩種現有樂譜(五線譜及簡譜)以及這兩種樂譜之間的互譯。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專業訓練。
現有的音名與唱名不能兼顧的問題,增加了全面掌握音樂(包括唱、奏及樂理)的難度,從而限制了許多人在音樂世界的發展空間。
3.制作移調樂譜的難度
簡譜的移調非常容易,只要將樂曲的調的主音與新的音名等同便可(如1=D的D大調可移為1=E的E大調;又如6=D的D小調可移為6=E的E小調)。譜中所有唱名都不需改變。
但是,音樂世界中絕大多數的樂曲是以五線譜形式來記錄的,而五線譜的移調卻非常繁雜、費時、費力、且容易出錯。而改變譜號或調號的方法雖然快捷,但對于很多不夠精通五線譜的人來講,這通常卻會令移調后的樂譜變得非常難讀。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學習鋼琴彈奏及進入音樂世界的高門檻、使音名和唱名能夠兼顧、并且使制作移調樂譜變得非常簡單的融合五線譜與簡譜且與鋼琴鍵盤直觀對應的樂譜形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郝佳,未經郝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725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家用熱交換對流換氣機
- 下一篇:充氣童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