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造手指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69056.8 | 申請日: | 2006-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7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浩;李明旺;李明明;李明蕾;周脈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明浩 |
| 主分類號: | A61F2/54 | 分類號: | A61F2/54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存海 |
| 地址: | 2715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造 手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假肢,直接涉及人造手指。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常會看到有操作工被擠斷或剪斷手指的場面。人一旦失去了手指,既不美觀,又給生活帶來不便。從美學角度人們曾設計出了不會動的假手指,但傷殘者在佩帶后,僅僅滿足了不被別人另眼相看的心理要求,其工作、生活中的不便仍然無法得到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人造手指,它能有效地克服現有假手指僅能處于靜止狀態而給工作、生活帶來的不便。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人造手指,具有定指,其特征是:定指通過鉸鏈與動指聯接,動指上端點處設置拉線與彈簧,拉線在定指上引出,彈簧另一端固定在定指上,拉線的引出端設置子母扣,母扣固定于手腕處,子扣拴繞拉線。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方案,是定指引出拉線的部位設置滑輪。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方案,是動指端部還設有一鉸鏈并與第二動指聯接,第二動指端點設置拉線與彈簧,拉線通過動指在定指上引出,彈簧另一端固定在動指上。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方案的一種改進,是定指引出拉線的部位和動指通過拉線的部位設置滑輪。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是在手指外側設置與傷殘者手形及膚色吻合的手套,所述母扣固定于手套上與手腕相應的部位。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鉸鏈聯接的定指與動指結合的結構,因而使人造手指可以處于放松和握持兩種狀態,為手指傷殘者用假手指握持工具進行簡單的操作提供了可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圖,圖2是本發明另一種型式的結構原理圖。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本發明人造手指的一種結構,定指6上端中間部位設置鉸鏈4,鉸鏈4聯接動指5,動指5的上端點處設置拉線7與彈簧2,拉線7在定指6上端內側引出,拉伸彈簧2另一端固定在定指6上端外側,定指6引出拉線7的部位可設置滑輪8,拉線7的引出端還設有子母扣,母扣固定于手腕處,子扣拴繞拉線7,同時還可在手指外側設置與傷殘者手形及膚色吻合的手套,此時母扣可固定于手套上與手腕相應的部位。
圖2示出了本發明人造手指另一種型式的結構,定指6和動指5上端中間部位分別設置鉸鏈4,鉸鏈4分別將定指6與動指5、動指5與第二動指3聯接起來,動指5與第二動指3的上端點處分別設置拉線7與彈簧2,兩根拉線7均在定指6上端內側引出,牽引第二動指3的拉線7通過動指5內側進入定指6上端,兩只拉伸彈簧2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定指6和動指5上端外側,定指6引出拉線7的部位和動指5上端內側拉線7經過的部位可設置滑輪8,同樣,拉線7的引出端還應設有子母扣,母扣固定于手腕處,子扣拴繞拉線7,在手指外側還可設置與傷殘者手形及膚色吻合的手套,此時母扣固定于手套上與手腕相應的部位。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將定指6安裝在某傷殘手指的殘留段上,如果傷殘者失去的僅僅是某手指的第一節手指,就采用圖1所示的本發明的結構,如果傷殘者失去的是某手指的第一與第二兩節手指,就采用圖2所示的本發明的結構。以圖2為例加以說明,平時,在拉伸彈簧2的作用下,動指5、第二動指3處于伸開的狀態,當收緊拉線7時,動指5與第二動指3向內側彎曲,彎到所需位置時,子扣將拉線7多余部分繞起,并鎖止在母扣上。實現人造手指與其他正常手指握持的狀態,從而可實現像手持羹匙吃飯、手持筆寫字的動作,甚至還可手持工具作業。即使在一只手的5個手指都有一、二節缺失的情況下,也能靠另一只手操作子母扣搭接,從而實現上述動作。一般傷殘者多表現為右手手指傷殘,在左手幫助下,可使右手完成一些簡單操作。
本發明中的彈簧2也不限于拉簧,當采用壓簧時,只要設置在動指5或第二動指3的內側即可實現同樣的動作。本發明中牽引拉線7的子扣亦可由電磁鐵控制與母扣搭接,子母扣的型式沒有局限,單純的電磁鐵通、斷也相當于子母扣的合、開,在需要本發明人造手指定點工作的場合較為適合,接通電源即可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明浩,未經李明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690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步進掃描投影光刻機同步控制器
- 下一篇:測量可用度的方法、裝置及收集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