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產養殖專用肥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68594.5 | 申請日: | 2006-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469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彬;張濤;王作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彬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D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0山東省煙臺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產 養殖 專用肥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專用肥,特別是一種水產養殖專用肥,屬于漁業養殖技術。
二、背景技術
國內外有關浮游單細胞藻類對水體營養元素的研究,主要應用在養殖動物繁育過程餌料生物的培養。在養成池塘中施肥培養浮游單細胞藻類,營造良好的“水色”和透明度,往往簡單地套用大農業上的施肥方法,直接往養成池塘中施用尿素、磷肥、碳酸氫銨、磷酸銨等化學肥料和發酵肥料;近年陸續有開展研制養成池塘適用肥料的研究,但未見有提出水產養殖專用肥的理念,未有明確的水產養殖專用肥生產標準,未有大面積推廣應用。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溶解于養殖水體、有效調節養殖水體營養元素濃度、易于為優良單細胞藻類吸收利用的專用肥料,為養殖業者提供一種適用、實用、價格合理的水產養殖專用肥料,改變以往套用尿素、磷肥、磷肥、碳酸氫銨、磷酸銨等大農業化肥,造成池塘生態失衡,影響生產的效果和效益的弊病的水產養殖專用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產養殖專用肥,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成份按重量百分數組成,氮肥75~85%,磷肥10~20%,微量元素3~6%,攪拌混合均勻。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培養優良的浮游單細胞藻類并保持穩定,營造合適的水色和透明度,是整個養殖周期管理的關鍵。優良的浮游單細胞藻類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吸收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可以起到遮陰作用,抑制底生絲藻的繁殖,并使養殖對象生長安定;可以通過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養殖對象的食物鏈,給養殖對象提供優質的天然餌料,提高成活率和生長速度。
浮游單細胞藻類是一群浮游于水中的微型植物,具有植物的共性,體內帶有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其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需要陽光,需要各種營養元。在天然水域環境中存在一定量的營養物質,經過自然界微生物的礦化作用,可以轉化成為浮游單細胞藻類所需的營養元,所以天然水域環境中生長著一定量的浮游單細胞藻類。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必須根據養殖生產的需要,維持浮游單細胞藻類一定的豐度,這就需要通過人工的調控,調節養殖水體營養元水平,也就是說必須往養殖水體中施肥。
浮游單細胞藻類具有與高等植物不同的吸收、代謝、生長方式。它們不是通過根須從泥土里吸收養分,而是浮游于水體中,由細胞壁直接從水里吸收養分;不是通過積累、轉化營養物質使肌體增長,而是靠倍數繁殖增加數量;浮游單細胞藻類生命周期短,世代更替快,死亡以后的尸體存留在水域環境中,經過微生物的礦化作用重新成為營養元進入循環。所以,作為水產養殖使用的肥料,需解決下列問題:1.營養元必須是溶解于水中的,而不是被吸附于泥土里的;2.營養元的比例需符合優良單細胞藻類的生理需求;3.根據不同養殖階段的生態特點施放不同的營養元。
本發明具有在養成池塘中培養浮游單細胞藻類,營養良好的“水色”和透明度,池塘生態平衡等優點。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取下列成份(按重量百分數)氮肥75%,磷肥20%,微量元素5%,攪拌混合均勻,微量元素是鐵元素。
實施例2,取下列成份(按重量百分數)氮肥85%,磷肥10%,微量元素5%,攪拌混合均勻,微量元素是鐵硼素。
實施例3,取下列成份(按重量百分數)氮肥80%,磷肥14%,微量元素6%,攪拌混合均勻,微量元素是鈣元素。
實施例4,取下列成份(按重量百分數)氮肥82%,磷肥15%,微量元素3%,攪拌混合均勻,微量元素是錳元素。
實施例5,取由下列成份(按重量百分數)氮肥78%,磷肥18%,微量元素4%,攪拌混合均勻,微量元素是鉀元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彬,未經李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685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天線技術應用于無線通信系統的方法
- 下一篇:折式-同步電纜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