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熱復式空調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66645.0 | 申請日: | 2006-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9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翁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煜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2/00 | 分類號: | F24F1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式 空調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全熱復式空調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水循環輔助空調系統進行復式熱移轉的空調機,藉以有效達成節能及降低熱污染。
背景技術
由于科技的持續進步與廣泛運用,使得人類的生活更為便利、舒適,然而較諸以往科技所帶來的一切,除了奇跡似的正面效益外,其存在的負面損害亦由來已久,但卻未引起人們真正的重視,近年來大自然的反撲力量,已不斷的在人們生活周遭上演,環保問題亦不斷的被提出討論,各種污染防治、節能設備,多已成為目前產品設計的主流之一。
雖然環保、再生能源、節能設備已漸植人心,其中以空調而言,大都著重在冷媒、降低能源消耗、噪音、人性化控制等,但當大家熱切關注空調空間內的空氣凈化事宜時,卻忽略了空調設備所排放出的污濁空氣對環境的影響,事實上,人們雖然利用了一些濾材或其它方法而獲得潔凈的空調空間,但是由空調空間中的灰塵、纖維及其它游離雜質等,也隨著空調的運作而排至外面,而在人口集中的高度都市化里,空調設備所引入的新鮮空氣,其實是引進其它被空調裝置排出的污濁空氣,進而造成二次公害污染,亦是空氣污染的來源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全熱復式空調機,藉以有效達到節能及降低熱污染,其是由水循環系統及空調系統所組成,其中所述水循環系統是由水蒸發裝置、第一熱交換裝置及第二熱交換裝置所構成,藉此水循環系統其水二相變化,來輔助所述空調系統的熱交換,以進行一種復式熱移轉循環。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全熱復式空調機,其是具有第一風道及第二風道,所述全熱復式空調機包括有水循環系統及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環系統,是包括:水蒸發裝置,其設于所述第二風道內,是提供水循環其水與進氣形成水蒸發效應的裝置;水管排,其設于所述第一風道內,是由盤管所組成;第一熱交換裝置,其設于所述第二風道內,是一端接收所述水管排輸出的循環水,并自另一端輸出所述循環水;第二熱交換裝置,其設于所述第一風道內,一端接收所述第一熱交換裝置輸出的循環水,其另一端將循環水輸出至所述水蒸發裝置;所述空調系統,是包括:壓縮機,為冷媒循環的動力源;第三熱交換裝置,是設于所述第二風道內,對通過的空氣進行吸熱或排熱的熱交換;第四熱交換裝置,是設于所述第一風道內,對通過的空氣進行吸熱或排熱的熱交換,所述第四熱交換裝置的底部設有集水盤。
所述第四熱交換裝置的一側更設有加濕器,并利用電動水閥控制所述加濕器的加濕作動,且所述加濕器其供水是來自所述水管排所輸出的循環水。
所述水蒸發裝置的底部設有集水盤。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全熱復式空調機,其是具有第一風道及第二風道,所述全熱復式空調機包括有水循環系統及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環系統,是包括:水蒸發裝置,其設于所述第二風道內,是提供水循環其水與進氣形成水蒸發效應的裝置;水管排,其設于所述第一風道內,是由盤管所組成;第一熱交換裝置,其設于所述第二風道內,是一端接收所述水管排輸出的循環水,并自另一端輸出所述循環水;第二熱交換裝置,其設于所述第一風道內,一端接收所述第一熱交換裝置輸出的循環水,其另一端將循環水輸出至所述水蒸發裝置;所述空調系統,是包括:熱源供應機組,是提供熱源來源的裝置;室內側熱交換裝置,是設于所述第一風道內,對通過的空氣進行吸熱或排熱的熱交換,所述室內側熱交換裝置的底部設有集水盤。
所述室內側熱交換裝置的一側更設有加濕器,并利用電動水閥控制所述加濕器的加濕作動,且所述加濕器其供水是來自所述水管排所輸出的循環水。
所述水蒸發裝置的底部設有集水盤。
本發明的效果,可通過全熱復式空調機的水循環系統以輔助空調系統進行熱移轉時,能有效發揮節能及凈化空氣質量、減少熱污染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冷循環系統作動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熱循環系統作動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中間季節循環系統作動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冷環循系統作動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熱環循系統作動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中間季節循環系統作動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煜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煜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666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