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保油軸承結構與風扇馬達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62827.0 | 申請日: | 2006-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3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施文章;張強;陳志榮;李應良;黃銳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10 | 分類號: | F16C33/10;F04D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結構 風扇 馬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軸承結構,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保油功能而潤滑性能良好的軸承結構及使用該軸承結構的風扇馬達。
背景技術
冷卻風扇是電腦散熱系統的一個關鍵組成部件,提高風扇的運行壽命、可靠性對保障電腦系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而風扇的軸承設計對提高風扇運行壽命、降低噪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常用的馬達軸承設計中,出于成本的考慮,多采用噪聲較低、價格較便宜的自潤軸承。自潤軸承通過其內部的潤滑油潤滑,避免軸心因磨擦而變形,使軸承卡死而無法動作。因此潤滑油的保持是維系軸承運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直接影響到風扇使用壽命及正常動作。然而一般的自潤軸承往往因為密封性較差而導致潤滑油泄漏,而使得自潤軸承的壽命縮短。因此,如何設計一個密封性能良好的儲油系統以改良自潤軸承的潤滑條件,提高其使用壽命為設計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良好保油功能的軸承結構及風扇馬達。
一種保油軸承結構,包括軸承和置于軸承內并可相對軸承轉動的軸心,該軸心的外表面對應軸承的頂端位置處形成有環槽,該軸心的外表面上于環槽上方設有若干螺旋狀的溝槽,該溝槽的螺旋方向與軸心運轉時的旋轉方向一致。
一種風扇馬達,包括外殼、設于該外殼內的軸承、置于軸承的軸孔內并可相對軸承轉動的軸心、套于軸承外的定子及固接于軸心的頂端的葉輪,該外殼包括一底座,該底座中央設有一支撐部,該軸承的底端嵌設于該支撐部內,該軸心的外表面對應軸承的頂端位置處形成有環槽,該軸心的外表面上于環槽上方設有若干螺旋狀的溝槽。
與現有的軸承相比,本發明通過軸心上由環槽和溝槽構成的多個保油結構使得軸承內的潤滑油損失減小,軸承得到了潤滑油的有效保護,從而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同時也降低了軸承因潤滑油流失而產生的噪音。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應用本發明保油軸承結構的一散熱風扇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圖1的組合立體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
圖4為圖3中IV部分局部放大圖。
圖5為軸心的放大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保油軸承結構包括軸承10和穿設于軸承10中且可相對軸承10轉動的軸心20,該實施方式中,以一風扇馬達為例說明其結構,顯然該保油軸承結構還可應用于電腦硬碟等用馬達作為驅動源的裝置中。該風扇馬達主要包括一外殼70、設于外殼70內的定子30及葉輪40。軸承10置于外殼70上,葉輪40連接于軸心20上。
外殼70包括底座72和上蓋74,底座72中央設有支撐部721,軸承10的底端嵌設于該支撐部721的中央。該軸承10為圓筒形,其底端封閉,上端開口,內部形成一個圓柱形的軸孔209(圖4)供軸心20穿設于其中。在軸承10的內壁于靠近其開口端形成一個階梯部102,階梯部102的內徑大于軸孔的直徑,可供一擋油環50設置于其上。自階梯部102向下軸承10的內壁形成一漸縮的錐形面104。
定子30套設于軸承10外,包括電路板301及電樞302,其中電樞302電連接至該電路板301,從而獲得電流以產生交變磁場。葉輪40連接于軸心20的頂端21,其包括一輪轂401、設于輪轂401內的環片403、設于該環片403內側的磁鐵405及自輪轂401外周面徑向向外設置的多個葉片407。
如圖5所示,軸心20呈圓柱狀,其頂端21固定于葉輪40的輪轂401中央,其底端22插設于軸承10的軸孔內。軸心20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環槽222,靠近頂端21處形成凹槽23。在環槽222與凹槽23之間的軸心20外表面形成一個回油段224,在該回油段224上設置有若干螺旋狀的溝槽228,這些溝槽228與回油段224的頂端保持有一定的距離,而貫穿至回油段224的底端,與環槽222連通。這些溝槽228的螺旋方向與軸心20的旋轉方向一致。該實施例中,軸心20在運轉過程中沿逆時針方向旋轉,這些溝槽228從回油段224的底端往回油段224的頂端向右螺旋延伸而成,若是軸心20的轉向改變而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則這些溝槽228的螺旋方向也相應地改變而與該實施方式中的螺旋方向相反。環槽222與回油段224的交接處形成一個截面226。軸心20自環槽222向下形成一漸擴的錐面2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628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