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光二極管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62212.8 | 申請日: | 2006-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649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杰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5/00 | 分類號: | F21V5/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二極管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模組,特別是一種提高光利用率的發光二極管模組。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是利用半導體材料中的電子與電洞結合時能量帶(Energy?Gap)位階的改變,以發光形式釋放出能量。目前于市場上應用的發光二極管所發出的光為紅、綠、藍及白光等多種。由于發光二極管具有體積小、壽命長、驅動電壓低、耗電量低、反應速率快、耐震性佳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銀行匯率看板、交通標志、戶外信息看板與日常照明等各種應用領域中。隨著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發光二極管也逐漸應用在移動電話等小型通信設備上提供背光或照明用。
現有技術中移動電話及內建數碼相機的移動電話的照明工具或發光二極管閃光燈所采用的發光二極管,其透光封裝體的透光面為一球面,容易造成光學像差。當沿發光二極管出射光線的相反方向看時,會出現發光二極管發光點發散的現象,從而發光點亮度也隨之下降,影響其照明效果,且現有技術中發光二極管中傳輸的光會在各個方向上發生散射,發光二極管光學利用率較低,用作光源時效果很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提供一種可提高光利用率的發光二極管模組實為必要。
一種發光二極管模組,依次包括:基板,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物鏡,固態浸沒透鏡,及一個導光板。該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設置在該基板上,并與之電連接。該物鏡和該固態浸沒透鏡同軸。該固態浸沒透鏡與導光板之間的間隔大于零且小于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所發出的光的中心波長。
相對于現有技術,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模組,通過在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上加載一固態浸沒透鏡減少散射,并將大部份消逝波集聚以提高亮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光二極管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光二極管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模組10,該發光二極管模組10依次包括:基板12,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物鏡16,固態浸沒透鏡(SolidImmersed?Lens,SIL)18,及一個導光板20。該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設置在該基板12上,并與之電連接。該物鏡16和該固態浸沒透鏡18同軸。該固態浸沒透鏡18的底部182與該導光板20相對,并且該底部182與該導光板20之間的間隔大于零且小于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所發出的光的中心波長。
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板12為柔性電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該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可以為立方形、金字塔形或半圓形。在本實施例中,該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為立方形。該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選自紅光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綠光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藍光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及白光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中的任意一種。還可于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上涂覆熒光粉(圖未示),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發出的光激發熒光粉,使熒光粉產生與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發出的光不相同的光,再與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發出的光混合以產生白光而制造成白光光源。如果該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為藍光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那么該固態浸沒透鏡18的底部182與該導光板20之間的間隔大于零且小于405納米。該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底面可以進一步鍍一層反射膜,用于將發光二極管發光芯片14發出的光反射至物鏡16。
所述的聚光物鏡16的入光面160為一非球面。非球面是二次曲面或高次曲面,其表面曲率半徑隨著曲面各點的位置而改變,一般情況下是二次曲線的旋轉面。例如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非球面為橢圓面。當然,所述的非球面也可為其它形狀,如雙曲面或拋物面等,而不限于橢圓面。采用非球面的物鏡16能有效消除光學像差,成像與聚光效果均明顯優于球面透鏡。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高精數控工藝的出現與發展,非球面透鏡的設計與加工變得容易,使其制造成本下降。
在本實施例中,聚光物鏡16的出光面162可以為球面也可以為非球面。
所述的物鏡16的材料可選用透明光學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醚酰亞胺(Polyetherimide,PIE)等。物鏡16的數值孔徑(Numerical?Aperture,NA)介于0.55和0.8之間,也可以大于1,而產生更小的聚焦光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622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溫度預測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部件安裝裝置及基板輸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