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ATCA/ATCA300擴展交換帶寬的交換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61326.0 | 申請日: | 2006-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4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洪峰;陳成;樊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偉剛;蔡曉紅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atca atca300 擴展 交換 帶寬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在ATCA/ATCA?300擴展交換帶寬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ATCA(Advanced?Telecommunications?Computing?Architecture,先進電信計算架構)是PICMG(PCI?Industrial?Computer?Manufacturers?Group,PCI工業計算機廠家協會)組織制定并發展的開放工業標準架構(標準為PICMG?3.0),定位為通信設備和計算服務器通用的硬件平臺技術,包括機框結構、電源、散熱、單板結構、背板互連拓撲、系統管理及交換網建議等規范。ATCA適用于600mm深機柜,為了適應300mm深機柜的應用需求,PICMG還制定了ATCA300的平臺架構標準(標準為PICMG?3.300),且ATCA和ATCA300的背板兼容。
ATCA為中間背板、前后插板結構,交換板(Hub?Board)和節點板(NodeBoard)都為前插板,節點板通過全互連(Full?Mesh)相連或者通過交換板互連。根據PICMG?3.0標準,ATCA最多支持16個槽位(21英寸機柜),在19英寸機柜中支持14個槽位。ATCA每個槽位分為1區(Zone?1)、2區(Zone?2)和3區(Zone?3)三個區域,Zone?1為電源和管理互連區,Zone?3為前插板與對應后插板互連區,Zone?2為節點板之間(Full?Mesh拓撲)或節點板與交換板之間(雙星型交換網互連)互連區。如果采用全互連,則ATCA最多支持16個節點板;如果采用雙星型結構交換網互連,則ATCA最多支持14個節點板和2個交換板,每個交換板需要與另外15個單板(14個節點板和1個交換板)互連;如果采用雙雙星型結構交換網互連,則ATCA最多支持12個節點板和4個交換板,每個交換板需要與另外15個單板(12個節點板和3個交換板)互連。
PICMG?3.0定義了3種交換接口的交換互連拓撲,分別為全互連(FullMesh)、雙星型交換互連(Dual?Fabric?Star)、雙雙星型交換互連(Dual?DualFabric?Star),這幾種交換互連拓撲在16個槽位或14個槽位的系統配置下,兩個節點板之間的互連提供8對差分信號(發送4對差分信號,接收4對差分信號)。目前交換互連技術的物理鏈路工作速率主要為2.5Gb/s、3.125Gb/s、5Gb/s、6.25Gb/s。
如圖1所示,全互連拓撲為所有節點板11之間直接互連(圖1所示為8個節點板配置情況下的全互連結構)。PICMG?3.0最多可支持16個節點板實現全互連。然而在全互連拓撲結構下,即使物理鏈路工作速率為6.25Gb/s,兩個節點板之間的通信帶寬也只有20Gb/s。此外在具體應用中,實現16個節點板全互連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一般全互連只用于少于8個節點的系統全互連,不能滿足較大容量的設備要求。
如圖2所示,在雙星型交換互連拓撲結構中有兩個交換板節點22(邏輯槽位號為1、2),最多配置14個節點板(邏輯槽位號為3~16),節點板21都與交換板節22點互連,節點板21之間的通信通過交換板節點進行。PICMG3.0規定兩個交換網為主備份工作方式(PICMG?3.0?Specification,Page?294,第6.2.1.1節),主備份工作時只有主交換板能執行交換功能,備交換板不執行交換功能;或者兩個交換板都能執行交換功能,但節點板只接收主交換板的數據,不接收備交換板的數據。因此,在雙星型互連拓撲中,即使采用6.25Gb/s的物理鏈路速率,節點板也只能提供20Gb/s的帶寬,只能提供1路10Gb/s線速的用戶接口。
雙雙星型交換互連拓撲結構與雙星型交換互連拓撲相似,交換板節點從兩個增加到4個(邏輯槽位為1、2、3、4),最多配置12個節點板(邏輯槽位為5~16),節點板都與交換板節點互連,節點板之間的通信通過交換板節點進行。PICMG?3.0規定4個交換板為兩組獨立的雙星型交換互連工作方式(PICMG?3.0?Specificaion,Page?294,第6.2.1.2節),邏輯槽位為1、2的兩個交換板為一組雙星型交換網互連結構,邏輯槽位為3、4的兩個交換網為另一組雙星型交換網互連結構。盡管雙雙星型交換互連拓撲采用了兩個雙星型的交換結構,節點板之間的通信帶寬增加一倍。但是由于兩個交換結構是獨立的,所以節點板之間通信的數據流帶寬還是一個雙星型結構的帶寬,只是可以支持兩路數據流而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613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