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修復有機污染水體的菌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10047904.5 | 申請日: | 2006-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3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培軍;許華夏;張春桂;張海榮;尹煒;鞠京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02F3/34;C12R1/07;C12R1/05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許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016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修復 有機 污染 水體 及其 制備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微生物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修復有機污染水體的菌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化工、石化行業(yè)存在較為明顯的布局性、結構性環(huán)境隱患,眾多企業(yè)項目擺放在人口集中居住區(qū)域、江河湖海沿岸的飲用水水源的上游,產生的大量工業(yè)廢棄物極易造成污染。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苯胺車間發(fā)生爆炸事故,雖及時封堵了事故造成的污染排放口,并將廠區(qū)內事故產生的污水引入廠內污水處理廠,但由于消防以及現場清理、清洗過程中帶來的污染,致使100余噸苯類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通過吉化公司東10號線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了重大的硝基苯污染水體事件。
硝基苯是有機合成的原料,最重要的用途是生產苯胺染料,還是重要的有機溶劑。環(huán)境中的硝基苯主要來自化工廠、染料廠的廢水廢氣,尤其是苯胺染料廠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硝基苯。貯運過程中的意外事故,也會造成硝基苯的嚴重污染。硝基苯是一種難生物降解的強致癌劇毒化學品,被列為優(yōu)先控制的環(huán)境污染物,硝基苯廢水中硝基苯的濃度一般都比較高,我國要求工業(yè)排水中硝基苯類物質的質量濃度小于或等于2mg/L,因此硝基苯類廢水的處理研究受到人們關注,國內外對硝基苯廢水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硝基苯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三種,其中的具體技術多樣,且在不斷地被改進和更新。
由于生物處理技術比物化處理技術成本低得多,無二次污染,且微生物又具有較強的可變異性及適應性,因此生物處理法已成為處理有機污染物的理想方法。
許多化工廠等已經應用降解性微生物處理工業(yè)廢水中的苯胺、硝基苯,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實際的需要,這是因為在自然環(huán)境中散在分布的污染物不能象工業(yè)廢水一樣進行集中統(tǒng)一處理;受污染環(huán)境中化合物成分變化大,pH波動也較大,有可能抑制降解菌的生長;降解菌對環(huán)境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慢,達不到實際需要的要求或經常發(fā)生變異不能夠繼續(xù)降解污染物;受污染環(huán)境不能有效地維持降解菌的生物量,在實際應用降解菌時常常會發(fā)生降解菌在總量上的減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生物法修復污染水體及其底泥的修復有機污染水體的菌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菌劑由好氧微生物組成,所述好氧微生物為:芽孢桿菌屬(Bacillus)、節(jié)細菌屬(Arthrobacter)、氣單胞桿菌屬(Aeromonas)、產堿桿菌屬(Alealigenes)、和假單胞桿菌屬(Pseudomonas)組成,其重量份數為1∶1∶1-4∶2-6∶3-12,余量為含有硝基苯的培養(yǎng)液。
所述芽孢桿菌屬(Bacillus)可為巨大芽孢桿菌(Bacillusmegaterium)、節(jié)細菌屬(Arthrobacter)可為簡單節(jié)細菌(Arthrobactersimplex)、氣單胞桿菌屬(Aeromonas)可為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產堿桿菌屬(Alealigenes)可為真養(yǎng)產堿菌(Alealigeneseutrophus)和假單胞桿菌屬(Pseudomonas)可為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
所述培養(yǎng)液按重量百分比計為:葡萄糖0.05-0.2%、蛋白胨0.02-0.05%、牛肉膏0.03-0.05%、NaCl0.3-0.6%、Na2HPO400.3-0.5%、KH2PO40.1-0.4%、MgSO4.7H2O0.02-0.06%、pH7.2~7.5。
修復有機污染水體的菌劑的制備方法:將裝量百分比為2-10%好氧微生物接種于裝有150-500ml的培養(yǎng)液的瓶中,封口,置于恒溫振蕩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6天,而后靜止,取出部分培養(yǎng)液,再補加相同量的培養(yǎng)液同時加入硝基苯溶液,使培養(yǎng)液中硝基苯含量達到初始濃度,繼續(xù)恒溫振蕩培養(yǎng)4-6天,即為菌劑。
所述培養(yǎng)液中硝基苯初始濃度為30-80mg/L,所述取出的培養(yǎng)液為其總體積的1/5-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479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輸入/輸出系統(tǒng)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成像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