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煤系針狀焦的制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47468.1 | 申請日: | 2006-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6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戴惠筠;戴華;許國;何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惠筠 |
| 主分類號: | C10B55/02 | 分類號: | C10B5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煤系 針狀 制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煉焦化工技術,尤其是一種新型煤系針狀焦制取方法。
背景技術
煤系針狀焦的制取方法有多種,但以蒸餾法為佳。已有的ZL86100675.5、ZL98114371.7、CN1769373和CN1304974A專利技術,逐步采取改進措施,使煤系針狀焦的制取技術越來越完善,所制得的精料QI值為~0%,但是由于所產的精料為閃蒸油全餾分或僅分兩段,其組成的分子量范圍很寬或較寬,不容易獲得一級品的針狀焦。縮聚進料不均。與焦化原料同時注入的水蒸氣影響小球體的成長。焦化反應速度慢。為了進一步提高煤系針狀焦的質量,應采取新的技術措施,開發新的產品。
發明內容
鑒于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種可獲得一級品煤系針狀焦制取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采取的技術措施是設計一種新型煤系針狀焦制取方法,采用煤系軟瀝青或配制軟瀝青作為閃蒸原料,經閃蒸預處理制得閃蒸油,其QI值為~0%,重分子閃蒸油直接作焦化原料,部分閃蒸油作縮聚原料并加入石油組分進行縮聚,經過急冷再作焦化原料,焦化操作先進焦化原料再進輕質油,進料變量操作,完成炭化和固相干燥過程后制得針狀焦,焦化油汽進行凈化處理;其特征在于:1)從閃蒸塔2頂出來的閃蒸油通過塔外三個分凝器3、4、5進行分步冷凝,或者在閃蒸塔2頂安設分餾裝置和塔外兩個分凝器進行分餾和分凝處理,分別獲得重閃蒸油a、中閃蒸油b和輕閃蒸油c,重閃蒸油a可直接送入焦化塔8作焦化原料,中閃蒸油b經縮聚反應后生成縮聚瀝青d再作焦化原料,輕閃蒸油c必要時經深度縮聚反應后再作焦化原料或者中閃蒸油b和輕閃蒸油c可作其它原料;2)在縮聚反應釜6的上部設有插入釜內液面的入料分配管組,釜內設有軸向攪拌器,釜底為錐形;3)與進入管式加熱爐9的焦化原料同時注入的水蒸氣用氮氣h取代,其量為原料重量的4-6%;4)焦化油汽n的凈化油g1采用重質油,循環使用,并部分排除系統外,以凈化段頂回流f2作補充;5)石油組分m可根據不同沸點分別加入閃蒸原料或縮聚原料或焦化原料中,進行共炭化,其量為原料重量的5-60%。
所述的閃蒸塔2塔底油除了可以制取改質瀝青、中溫瀝青、燃料油外還可制得高溫瀝青副產品,塔頂精料可以制取優質浸漬劑和粘結劑或作炭黑原料副產品。
本發明的優點是:閃蒸預處理能使閃蒸油的分子量范圍變窄,可提高針狀焦質量;反應釜設入料分配管組和軸向攪拌器,塔底為錐形,使進料混合均勻,反應充分,出料順利;與焦化原料同時注入的水蒸氣用氮氣取代,可避免水蒸氣對小球體成長的破壞;焦化油汽的凈化油循環使用,可充分換熱并使操作合理;石油組分加入閃蒸原料或縮聚原料或焦化原料中,進行共炭化,加速反應過程,可改進針狀焦質量。
附圖說明
附圖為一種新型煤系針狀焦制取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附圖中,1、7、9管式加熱爐,3、4、5分凝器,2閃蒸塔,6反應釜,8焦化塔,10分餾塔,11、12換熱器。
如附圖所示,采用煤系軟瀝青或配制軟瀝青作為閃蒸原料,經閃蒸預處理制得重、中、輕三種閃蒸油a、b、c,進行分別處理,能使每種閃蒸油的分子量范圍變窄,可以提高針狀焦的質量。在反應釜6的上部設有插入釜內液面的入料分配管組,釜內設有軸向攪拌器,釜底為錐形;使進料混合均勻,反應充分,出料順利,避免設備堵塞。與進入管式加熱爐9的焦化原料同時注入的水蒸氣用氮氣h取代,可避免水蒸氣對小球體成長的破壞。焦化油汽n的凈化油g1循環使用,可充分換熱并使操作合理。石油組分m可根據不同沸點分別加入閃蒸原料或縮聚原料或焦化原料中,進行共炭化,加速反應速度,可改進針狀焦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介紹本發明一種新型煤系針狀焦制取方法的詳細內容和操作過程:如附圖所示,以煤系軟瀝青為原料,經管式加熱爐1(管出口溫度為400-480℃)進到閃蒸塔2中,塔底液相為高溫瀝青q(溫度為350-390℃),塔頂出來的油汽k(溫度為380-450℃)進入分凝器3、4、5得重閃蒸油a、中閃蒸油b和輕閃蒸油c。重閃蒸油a可直接送入焦化塔8作焦化原料;輕閃蒸油c可作其它原料;中閃蒸油b作縮聚原料,先流到管式加熱爐7前的循環縮聚瀝青p管中,隨循環縮聚瀝青p一道經管式加熱爐7(出口溫度為430-460℃)進入反應釜6進行縮聚反應,反應釜6內的操作溫度為420-450℃,操作壓力為1.0-1.5Mpa,反應時間為6-15小時,得到合格的縮聚瀝青d(軟化點10-35℃),再隨循環縮聚瀝青p一道于反應釜6底流出,將縮聚瀝青成品d分出后,循環縮聚瀝青p再加入中閃蒸油b進入管式加熱爐7循環操作,而分出的縮聚瀝青成品d經急冷后,送到焦化工序作焦化原料。重閃蒸油a和縮聚瀝青成品d作為焦化原料,在管式加熱爐9前加入石油組分m后一同進入焦化塔8,進料過程中,在管式加熱爐9的加熱管高溫部位注入氮氣h。在一塔周期內,開始先進焦化原料,焦化塔8入口溫度為470-500℃,恒溫操作到進料最后的8-10小時時,進輕質油e,進行拉焦和干燥,然后先恒溫4-6小時,再將爐出口溫度提高5-40℃,塔頂壓力為0-1.5Mpa;焦化塔8塔頂油汽n進入分餾塔10塔底,在此與凈化油g1對流換熱與沖洗,洗凈后的塔頂油汽n再升到分餾塔盤,打入凈化段頂回流f2進行分餾,作第二次凈化,然后塔頂油汽n上升到盲塔板以上的分餾塔段,繼續按常規處理,塔頂溫度為100-250℃,壓力為0-1.4Mpa,凈化油g1為重質油,循環使用,并部分凈化油g2排除系統外,以凈化段頂回流f2作補充;焦化原料進入換熱器11,與凈化油g1換熱后再進入換熱器12,與熱循環重油f1換熱,然后加入熱循環重油f1經管式加熱爐9進入焦化塔8進行焦化操作。焦化周期為24-48小時,循環比為0.5-1.5,兩塔交替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惠筠,未經戴惠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474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焦透鏡及攝像裝置
- 下一篇:無線接入系統中的切換執行和通信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