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聚氰胺烘干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45246.6 | 申請日: | 2006-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6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化忠;王兆年;高修家;張守河;史修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聯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51/62 | 分類號: | C07D251/6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56120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聚 烘干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從尿素制備三聚氰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三聚氰胺烘干工藝。
發明內容
三聚氰胺,又名蜜胺(melamine)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學中間產品,其主要工業用途是與甲醛縮聚制造三聚氰胺甲醛樹脂。
目前國內三聚氰胺合成生產一般采用尿素為原料,工藝流程采用常壓干捕精制法。該工藝一般分為制備、精制和尾氣處理三個工段。制備工段是:原料尿素由氣氨吹入反應器,催化劑為硅膠,在385-395℃下,尿素在反應器內縮合反應生成三聚氰胺,經捕集器降溫捕集得粗品三聚氰胺;精制工段:粗品三聚氰胺用母液(一般還需要添加醋酸和活性炭)溶解、結晶,經離心分離,干燥、粉碎得精制三聚氰胺。經過離心分離的三聚氰胺的濕產品含水份一般在10%左右,現有工藝是采用蒸汽加熱空氣,濕產品在熱空氣的帶動下通過攪籠后進入氣流干燥器,合格的三聚氰胺的含水量要求≤0.05%?,F有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工藝過程中捕集器、溶巖爐的余熱不能充分利用;2)烘干每噸三聚氰胺需要蒸汽3.5噸,成本較高。
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三聚氰胺烘干工藝,利用捕集器、溶巖爐的余熱烘干三聚氰胺,具有節約能源,降低成本的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三聚氰胺烘干工藝,包括粗品三聚氰胺干燥工序,其特征是空氣通過鼓風機進入三聚氰胺捕集器風冷管,依次與三個串聯的三聚氰胺捕集器進行換熱后進入空氣預熱器,加熱后的空氣進入烘干裝置;空氣預熱器與熔鹽爐相連接,用熔鹽爐的煙氣作為空氣的熱源。
自空氣預熱器進入烘干裝置的空氣溫度≥135℃;自串聯的三個三聚氰胺捕集器出來的空氣溫度依次大于或等于80℃、100℃、115℃。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采用捕集器、溶巖爐的余熱替代蒸汽烘干,降低了成本,每噸產品節約蒸汽3.5噸,成本降低350元/噸;
2)本發明的空氣溫度穩定,保證了產品質量;
3)本發明的余熱得到了充分利用,使生產更加清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經過初步處理的空氣由空氣鼓風機不斷地進入3#捕集器的風冷管,3#捕集器內部溫度約為150℃,從3#捕集器的風冷管出來的空氣被加熱到80℃后進入2#捕集器的風冷管;2#捕集器內部溫度約為350℃,從2#捕集器的風冷管出來的空氣被加熱到100℃后進入1#捕集器的風冷管;1#捕集器內部溫度約為400℃,從1#捕集器的風冷管出來的空氣被加熱到115℃后進入空氣預熱器;空氣預熱器與溶巖爐相連接,其熱源由溶巖爐的廢煙氣提供,其溫度約為700℃,由空氣預熱器出來的空氣被加熱到至少135℃后進入三聚氰胺烘干裝置。
經過烘干的三聚氰胺水份≤0.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聯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聯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452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恒功率無級變速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
- 下一篇:密封的電動機驅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