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呼叫全過程的信令跟蹤記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43007.7 | 申請日: | 2006-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4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薛濤;孔霽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大唐電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Q7/34;H04Q7/38;H04Q3/545;H04M3/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張軍 |
| 地址: | 710075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呼叫 全過程 跟蹤 記錄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呼叫全過程的信令跟蹤記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通信領域內,交換系統中已經實現了單一信令的呼叫跟蹤,如V5信令跟蹤、DSS1信令跟蹤、SS7信令跟蹤、INAP信令跟蹤、MAP信令跟蹤、TCP/IP消息跟蹤,但所有這些跟蹤均為指定跟蹤,不能實現從呼叫發端到終端的多種信令全程自動跟蹤。而在開發測試過程中或在工程維護現場,當呼叫接續出現異常時,目前缺乏一種對呼叫接續從發端到終端進行全程跟蹤的手段,沒有這種手段,也就無法獲取呼叫接續過程中的原始數據,而該原始數據能夠被用于對呼叫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地分析處理。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呼叫全過程信令跟蹤記錄方法,為開發測試、工程現場維護以及運營商日常維護提供異常呼叫原始數據采集手段。
目前,呼叫接續過程的信令跟蹤或是僅僅針對單一信令來跟蹤,如中國專利申請CN02152567.6;或是僅僅應用于移動通信領域,如中國專利申請CN02137650.6。這兩者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前者,僅僅針對呼叫接續中的單一信令來跟蹤,不能夠將呼叫接續整個過程中的全部信令給予跟蹤記錄,也就不能反映出一次呼叫接續從發端到終端的信令全過程,進而使系統操作和維護人員可以無法獲得呼叫信令流程和內容,無法迅速判斷用戶呼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系統的故障,這將會給用戶和運營商帶來巨大的損失。后者雖然能夠記錄呼叫全過程的信令,但僅僅是針對移動通信領域,由于移動通信網中系統設備和組網方式與固定電話網存在許多本質不同,對于固網領域的呼叫全過程的信令跟蹤則無法按照提供的方法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呼叫全過程的信令跟蹤記錄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僅能跟蹤某一類型信令或是僅能夠針對移動用戶進行信令跟蹤,不能對呼叫的信令進行全過程跟蹤等缺陷。
本發明為一種呼叫全過程的信令跟蹤記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設置信令跟蹤條件;
(2)對呼叫過程收發的各種信令與信令跟蹤條件進行匹配;
(3)對符合信令跟蹤條件的呼叫的信令進行全程跟蹤并將跟蹤結果返回給后臺計算機;
(4)由后臺計算機將跟蹤到的信令按照信令規范進行解釋、顯示和存儲。
其中,步驟(1)進一步包括:
(A)、在后臺計算機設置所跟蹤呼叫的信令跟蹤條件,將該跟蹤條件發送給交換機;
(B)、交換機中的維護管理模塊對所收的信令跟蹤條件進行解析并處理;
(C)、在呼叫跟蹤表中占用并設置相應的登記項。
所述交換機若為發端局,則將跟蹤的用戶號碼映射為終端編號并將該號碼存入呼叫跟蹤表中的相應字段,上述映射信息作為各采集點判斷是否跟蹤的依據。
所述交換機若為非發端局,則僅將跟蹤號碼存入呼叫跟蹤表中的相應字段。
所述交換機為:固網交換機、移動網交換機或者智能網的業務交換點。
所述步驟(1)還包括:將信令跟蹤條件在相關的跟蹤點上進行設置。
所述相關跟蹤點包括:交換機的用戶終端模塊、呼叫處理模塊、中繼終端模塊。
所述信令跟蹤條件為用戶號碼。
步驟(2)所述呼叫過程收發的各種信令為:模擬線路信號消息、中國No.1信令消息、R2信令消息、DSS1數字用戶信令消息、SS7(TUP/ISUP)信令消息、V5信令消息、INAP信令消息、MAP信令消息、TCP/IP消息、呼叫結束時呼叫控制消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信令消息以及其它與呼叫過程相關的信令消息。
步驟(3)所述的后臺計算機可以是維護臺或者網管臺。
所述步驟(3)進一步包括:
若為用戶啟呼,用戶終端模塊查詢呼叫跟蹤登記表,維護管理模塊向后臺計算機回送此啟呼消息,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時,在呼叫控制表中置呼叫跟蹤標志,激活此次呼叫全過程跟蹤;
若為中繼啟呼,中繼終端模塊根據信令消息的初始地址消息中取出的主叫地址信息查詢呼叫跟蹤表,通過維護管理模塊向后臺計算機回送初始地址消息,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時,在該表中置呼叫跟蹤標志,激活此次呼叫的全過程跟蹤并在中繼終端控制表中設置跟蹤標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大唐電信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大唐電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430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