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吸濕速干功能的防透織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40954.0 | 申請日: | 2006-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6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春梅;黃乃科;稻田康二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3D13/00;D01D5/253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偉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吸濕 功能 織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功能性紡織品,是一種具有吸濕速干功能的防透織物。
背景技術:
近來,隨著人們戶外運動量的增加,人體產生的汗液如果不能迅速通過衣物排出體外,一方面容易導致悶熱感,另一方面透過吸濕后的衣物容易造成內衣褲被顯現出來而產生一些尷尬局面。所以同時具有吸濕速干性和防透性的功能性紡織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雖然現在也有一些具有吸汗防透功能的紡織品,但大多數是在織物后整理過程中加入一些功能材料,或是在基布上進行涂層加工。大多存在這樣一些問題:織物的透氣性較差;洗滌牢度不好;影響布的著色效果;穿著產生皮膚過敏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同時具有吸濕速干性和防透性的功能性織物。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具有吸濕速干功能的防透織物,其特征在于:組成織物的經紗和緯紗中至少一種是異型截面且具有防透功能的化學纖維紗線,所述異型截面且具有防透功能的化學纖維紗線中消光劑含量在2%~8%之間,纖維截面具有3~5個圓依次相切的扁平形狀,織物的緊度(CF值)為1500~3000。
纖維截面為3~5個圓依次相切的扁平形狀可用扁平度來定義,扁平度是指長邊的長度(A)與短邊的長度(B)的比值。如果扁平度太小,紗線的剛性比較強,織物手感就會比較硬。同時,纖維間也不能層層疊加,紗線間的空隙比較大,防透的效果就會比較差。相反,如果扁平度太大,紡絲比較困難。所以纖維截面的扁平度在3~5之間。所述異型截面且具有防透功能的化學纖維采用本發明特制的噴絲板紡絲而成。由于截面中的各圓依次相切,根據毛細血管效應,就具有吸濕速干的功能。異型截面且具有防透功能的化學纖維紗線中消光劑包含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鈦。當紗線中消光劑的含量太低,對于光的反射率就小,就不能起到很好的防透效果。相反,消光劑的含量太高,紡絲也比較困難。所以消光劑的含量在2%~8%之間。
織物設計時,考慮到縮小經緯紗間的空隙,采用無捻或弱捻紗。選擇平紋或斜紋的織造組織結構。織物的CF值設定在1500~3000。組成織物的經紗和緯紗的捻度為0~600T/m。
異型截面且具有防透功能的化學纖維是采用噴絲孔為3~5個圓依次相切的噴絲板紡絲而成。
所制得的織物采用普通的染整加工也具有一定的吸濕速干性和防透性。為了增強其效果,可以采用熒光染色或吸水樹脂加工或兩者結合等。
本發明采用特制的噴絲板紡絲,通過添加一定量的消光劑獲得異型截面且具有防透功能的纖維。考慮到吸濕速干功能和防透效果,優化織物設計和后加工工藝,發明出具有優異吸濕速干功能的防透織物。可廣泛用于夏季運動服、沙灘服、披肩等。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異型截面且具有防透功能的化學纖維截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采用的的紡絲噴絲板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噴絲孔示意圖。
圖中:A——扁平截面中長邊的長度
B——扁平截面中短邊的長度
扁平度=A/B
實施例1:
選擇消光劑二氧化鈦含量在2%~8%(例如2%、5%、8%),具有防透功能且是異型截面的化學纖維紗線作為織物的經緯紗,纖維截面具有4個圓依次相切的扁平形狀((當然也可采用3或5個圓),扁平度為4(或3、5),在無捻(或捻度為600T/m以下的弱捻)的情況下,選擇平紋組織(或斜紋組織),設定織物緊度CF值為1500~3000(例如1500、2000、3000),機織成布,采用普通的染整后加工,得到的成品吸水高度為60mm、防透性LB值為13.0,同時具有柔軟舒適的手感。本實施例中采用的經、緯紗是通過噴絲孔1為4個圓(當然也可采用3或5個圓)依次相切的紡絲噴絲板2制成。
實施例2:
機織成布后的織物,采用熒光染色或吸水樹脂加工或兩者結合加工處理,其余同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409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