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噴墨打印機的帶海綿墨盒的再生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10035496.1 | 申請日: | 2006-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3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欽雷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珠海納思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J2/175 | 分類號: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威派特專利事務(wù)所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519075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噴墨打印機 海綿 墨盒 再生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噴墨打印機的帶海綿的墨盒的再生方法,即通過把舊墨盒翻新后,重新灌注墨水從而能再次使用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墨盒作為打印機耗材,用完之后大部分被丟棄。這些廢棄的墨盒包含塑膠、薄膜、橡膠、芯片、海綿以及殘留的墨水等成分,其中大部分不能自然降解。不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會給環(huán)境帶來負擔。隨著噴墨打印機的普遍應(yīng)用,墨盒的消耗量勢必大大增加,如果不對舊墨盒回收,則會給環(huán)境的保護帶來更大的壓力。因此,為了對資源進行有效的重復利用,減少環(huán)境污染,應(yīng)該采取回收加工的措施。
一些帶海綿的墨盒,用戶使用完后,一部分墨盒生產(chǎn)廠商會把使用過的墨盒回收然后重新填充墨水,再次上市銷售。大部分廠商對這些墨盒的回收方法及步驟是:去掉封口膜、導氣膜,抽去墨盒中殘留的墨水,清洗出墨口、密封圈,重新焊封口膜,填充墨水,重新焊導氣膜。這種回收方法對墨盒的利用率不高,因每次回收都要重新焊封口膜和導氣膜以至于墨盒的出墨口會越來越低,面蓋的導氣槽深度也會越變越小,所以一般只能回收一到兩次就無法再次回收了。這種方法的生產(chǎn)工藝比較復雜,穩(wěn)定性不高。在去除出墨口封口膜時不容易完全清除干凈,部分封膜會殘留在出墨口上,再重新焊封口膜后就容易漏墨。面蓋上的導氣槽經(jīng)過一次焊接后,導氣槽已經(jīng)變的很淺,再次焊接時容易焊堵從而引起打印不良。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回收墨盒方法的缺點,防止導氣槽焊堵,防止打印不良及漏墨。
本發(fā)明提出的有海綿墨盒的回收方法是:它包括下列步驟:在不必完全去除墨盒的出墨口封口膜的情況下,撕掉原有導氣膜,露出灌墨口和進氣孔,抽去墨盒中剩余的墨水,清潔墨盒表面及出墨口;然后在出墨口裝一個保護罩來密封出墨口,此保護罩的材料可以是橡膠、硅膠或者是塑膠件;用一個密封塞密封導氣孔;從注墨口向墨盒中填充墨水;負壓狀態(tài)下封住注墨口。保護罩有一個凹面,其形狀大小與出墨口凸出的部分相配合,以便緊密地套住出墨口的突出部分,起到密封出墨口的作用。凹面的外壁上有一個把手,此把手為一個片狀體,與凹面連為整體的保護罩,它便于使用者將保護罩在墨盒出墨口安裝或取下。此密封塞形狀為在一個底板上凸出數(shù)個柱狀體,其數(shù)量與進氣孔數(shù)量相同,加工舊墨盒時將這些柱狀體插入進氣孔,從而可密封進氣孔。矩形平板邊緣延伸出一個片狀體,此片狀體用作把手,便于使用者將密封塞在進氣孔裝入或取下。密封塞的材料也可以是橡膠、硅膠或者是塑膠件。這種回收方法所制作的墨盒的使用方法是:揭掉密封塞,去掉保護罩,然后將墨盒裝機打印。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克服了一般回收墨盒再加工方法的不足,即使用密封塞密封進氣孔,解決了導氣槽的多次加工帶來的容易被焊堵的問題,直接使用進氣孔進氣,不再用導氣槽導氣,能使墨盒的氣流暢通無阻,提高了打印效果,使用保護罩密封出墨口解決了焊密封膜帶來的出墨口的密封不牢的現(xiàn)象,同時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密封塞和保護罩這類密封件可以二次利用甚至多次回收利用,墨盒的回收利用率也相應(yīng)提高,其回收次數(shù)能達到10次以上,從而起到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而導氣膜、密封膜之類的薄膜只能使用一次。此外,本發(fā)明的生產(chǎn)工藝相對簡單,生產(chǎn)過程容易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撕掉導氣膜的墨盒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帶導氣膜的原始墨盒。
圖3是使用密封塞和保護罩的墨盒示意圖。
圖4是重新灌好墨水并且已焊注墨口封口膜的墨盒示意圖。
圖5是密封塞的示意圖。
圖6是保護罩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為進氣孔,2為注墨口,3為出墨口,4為導氣槽。5為導氣膜。圖中6為密封塞,7為保護罩。8為注墨口的封口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適用于有海綿墨盒的回收再加工的工藝流程:圖1為回收來的已撕掉導氣膜5的舊墨盒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帶導氣膜的墨盒。去掉面蓋的導氣膜5,露出注墨口2和進氣孔1,抽去墨盒中剩余的墨水;清潔墨盒及出墨口3,然后裝出墨口保護罩7,保護罩的外形如圖6所示,它由一個凹面和一個把手組成,凹面的大小與出墨口的大小相適應(yīng),把手可便于用戶操作保護罩。保護罩7的凹面與出墨口3的外緣緊密接合,將出墨口3完全密封;裝進氣孔1的密封塞6,如圖5所示為密封塞的示意圖,密封塞由一個底板、5個連接在底板上的圓柱以及一個把手組成,底板可以是平的,圓柱的大小與進氣孔的大小相適應(yīng)。保護罩與密封塞的材料都為橡膠。密封塞6的外緣與進氣孔1的內(nèi)壁緊密接合,從而可將進氣孔1完全密封,圖3為裝好保護罩和密封塞但未灌墨的墨盒;從注墨口2向墨盒中注入墨水;用封口膜8以焊接方式封住注墨口2,封口膜8同時覆蓋并封住注墨口2的不存在進氣孔1的一邊的導氣槽4。這樣墨盒內(nèi)形成密封的實體,內(nèi)外的空氣完全隔離,加工完畢的墨盒如圖4所示。使用墨盒前,手抓住密封塞6和保護罩7的把手,將密封塞6和保護罩7從墨盒上取出,就可以裝機實施打印了。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珠海納思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珠海納思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35496.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盤根切割機
- 下一篇:手扳葫蘆防輕載失靈的換向棘輪機構(gòu)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B41J 打字機;選擇性印刷機構(gòu),即不用印版的印刷機構(gòu);排版錯誤的修正
B41J2-00 以打印或標記工藝為特征而設(shè)計的打字機或選擇性印刷機構(gòu)
B41J2-005 .特征在于使液體或粉粒有選擇地與印刷材料接觸
B41J2-22 .特征在于在印刷材料或轉(zhuǎn)印材料上有選擇的施加沖擊或壓力
B41J2-315 .特征在于向熱敏打印或轉(zhuǎn)印材料有選擇地加熱
B41J2-385 .特征在于選擇性地為打印或轉(zhuǎn)印材料提供選擇電流或電磁
B41J2-435 .特征在于有選擇地向印刷材料或轉(zhuǎn)印材料提供照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