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狀鍋爐火側除焦藥劑投藥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30829.1 | 申請日: | 2006-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0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思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地信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7/00 | 分類號: | F23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008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狀 鍋爐 藥劑 投藥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狀鍋爐火側除焦藥劑投藥設備,可將液體除焦藥劑噴入鍋爐火側,以消除或預防鍋爐結焦,屬于鍋爐除焦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原先除焦劑為粉狀助燃劑,以人工投料方式或加裝攪拌器,預先將除焦劑與燃料煤混合后,以輸送帶送入爐膛內。
現有農藥噴桶及噴槍不能滿足鍋爐火側除焦藥劑的投藥用途,其最主要缺點有:
①噴桶非壓力容器,無法維持0.5MPa以上壓力;
②噴槍無法承受鍋爐爐膛內1000℃以上高溫;
③噴槍出水顆粒,不能達到均勻細小的霧狀要求;
④無法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定量投藥;
⑤噴桶接受持續高壓空氣時,無安全排氣減壓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狀鍋爐火側除焦藥劑投藥設備,其達到如下效果:
1.使得投藥過程更為簡便安全及有效;
2.不會讓藥水在施藥過程中滲漏或桶體在高壓下炸裂;
3.在設定時間內完成施藥作業,使得藥劑能發揮最大功效;
4.時時處于可用狀態,不必花時間于事前維備及事后維修保養。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液狀鍋爐火側除焦藥劑投藥設備,包括噴藥桶和噴槍,其特征在于,進料斗通過閥門設于噴藥桶頂部,在噴藥桶的上端設有進氣口及球閥和壓力表,在噴藥桶內底部設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離噴藥桶內底部至少0.5厘米,另一端伸出噴藥桶一側與噴槍連接。
所述的噴藥桶材料選用304號不銹鋼,由上下蓋、筒體和裙座組成,上下蓋設于筒體的上下端,裙座設于下蓋的底部,在上蓋的上端設有安全閥、排氣閥和進氣閥。
所述的噴槍材料選用304號不銹鋼,由蓋帽、噴頭、噴霧桿、廣式球閥、氣管、氣動接頭、過濾器和手柄組成,噴霧桿的頂部設有蓋帽,噴頭設于噴霧桿頂部一側,噴霧桿的下部設有手柄,其下端通過廣式球閥與過濾器連接,過濾器下端通過氣動接頭與氣管連接。
本發明耐高溫,工業用鍋爐爐膛內溫度在1000℃-1400℃之間,本發明均以304號不銹鋼制成,其熔點為1600℃,噴槍伸入爐膛40-50公分,又有常溫液態藥劑不斷噴出,故可達成投藥任務,而不被熔化。
本發明耐酸堿腐蝕,除焦藥劑的PH值為4.6-6.6,本發明投藥設備為不銹鋼制成,可耐酸堿,噴藥桶經常盛裝弱堿性藥劑,無腐蝕之虞。
本發明抗高壓,除焦藥劑的施藥要求,在15-25分鐘內完成作業,方可達到最佳藥效,即需要0.5Mpa以上的工作壓力,本發明由不銹鋼制成,可達1.0Mpa設計壓力。
本發明的優點:
1.本發明僅由17個組件組成,結構簡單;
2.本發明只要倒入藥劑,由快速接頭連接空氣壓縮機或高壓空氣給氣口后,即可使用,十分簡便;
3.本發明全部重量僅為20公斤,連接部位均采用快速接頭,移動時快速輕便;
4.本發明可在鍋爐內1000℃-1400℃的環境下完成投藥作業;
5.本發明由不銹鋼材質的組件組成,具有耐酸堿及抗腐蝕的特點;
6.本發明能承受0.8Mpa的設計壓力,投藥量可控制在每分鐘1-2公升,在15-25分鐘內完成投藥作業。
7.本發明設有壓力表及安全排氣閥,在壓力超過設計值時,可自動泄壓,使用安全可靠;
8.由于本發明選用材質為不銹鋼,且結構簡單,不必經常維護,節省保養時間及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液狀鍋爐火側除焦藥劑投藥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2為噴藥桶結構示意圖;
圖3為噴藥桶頂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噴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本發明依GB150-1988《鋼制壓力容器》所規定的內容設計并繪成施工圖,依JB4709-2000《鋼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所訂標準予以焊接。
如圖1所示,為液狀鍋爐火側除焦藥劑投藥設備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液狀鍋爐火側除焦藥劑投藥設備由噴藥桶1、噴槍2、進料斗3、閥門4、進氣口及球閥5、壓力表6和出液管7組成。
進料斗3通過閥門4安裝在噴藥桶1頂部,在噴藥桶1的上端安裝進氣口及球閥5和壓力表6,在噴藥桶1內底部安裝一根L形出液管7,出液管7的一端高出噴藥桶1內底部1cm,另一端伸出噴藥桶1一側與噴槍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地信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地信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308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網融合同步互動虛擬空間系統
- 下一篇:一種發動機長氣道進氣歧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