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漢字漢語拼音與漢語語音碼雙向可逆轉換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29672.0 | 申請日: | 2006-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8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苗玉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苗玉水 |
| 主分類號: | G06F17/28 | 分類號: | G06F17/28;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93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漢字 漢語拼音 漢語 語音 雙向 可逆 轉換 方法 | ||
1.一種漢字漢語拼音與漢語語音碼雙向可逆轉換的方法。
2.一種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漢語語音碼以詞為單位,采用按詞連寫的方式,用且僅用26個拉丁字母來表達漢語信息,組成詞的每一音節具有聲、韻、調信息,采用“聲碼+介碼+韻碼+調碼兼隔音節符號”的順序進行編碼排列。
3.一種如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漢字或漢語拼音轉換成漢語語音碼時,漢字先轉換成漢語拼音,遇異音同形字時將可能的漢語拼音全部列出,漢語拼音則無須先轉換,然后再根據漢語音節語音碼的聲碼、介碼、韻碼、調碼與漢語拼音編碼對照表先轉換成相應的漢語音節語音碼串,然后再查詞庫進行按詞切分。
4.一種如權利要求書3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包括異音字引起的多種單詞切分,可以依據漢語詞法句法上下文聯系及統計規律等手段先進行判別后再進行單詞分割,對已經分過詞的漢字和漢語拼音轉換成漢語語音碼后則不必再進行單詞切分,仍以原來的單詞為單位進行轉換。
5.一種如權利要求書4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割出的單詞采取同一單詞的音節與音節之間連寫,詞與詞之間空格的方式表示,在漢語信息表示處于漢語語音碼狀態時其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英文標點符號的用法相同。
6.一種如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漢語語音碼需要轉換成漢語拼音時,既可以采用查漢語語音碼的聲碼、介碼、韻碼、調碼與漢語拼音編碼對照表,也可以查通過該對照表生成的以音節或詞為單位的漢語語音碼與以音節或詞為單位的漢語拼音對照表,匹配后輸出相應的漢語拼音。
7.一種如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漢語語音碼需要轉換成漢字時,既可以先轉換成以詞為單位的漢語拼音再轉換成以詞為單位的漢字,也可以直接采用查語音碼與以詞為單位的漢字對照表、匹配后輸出相應的漢字。
8.一種如權利要求書7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遇同音詞時,先依據漢語詞法句法上下文聯系及統計規律等手段進行判別,判別后再進行以詞為單位的漢字選定。
9.一種如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漢語語音碼轉換成漢字和漢語拼音時,其標點符號也從與英文相同的狀態轉變為相應的中文標點符號狀態。
10.一種如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轉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時轉換后的字符可以單獨表示漢語信息,也可以與漢字、漢語拼音、漢語語音碼、外語單詞、少數民族文字按排列組合的方式對照顯示表示漢語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苗玉水,未經苗玉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2967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