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勝紅清熱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18803.5 | 申請日: | 2006-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3593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燕和;鄭施波;連紅;林祥鍵;嚴光輝;陳禮鋒;徐章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燕和 |
| 主分類號: | A61K36/634 | 分類號: | A61K36/634;A61K9/16;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義星 |
| 地址: | 35001***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熱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中藥制劑,特別涉及一種功能清熱解毒、理氣止痛、化瘀散結,用 于治療濕熱下注,氣滯血瘀,慢性盆腔炎的勝紅清熱顆粒。
背景技術:
勝紅清熱顆粒是由勝紅薊、連翹、三葉鬼針草、紅木香四味藥制備而成,主要含糖 類、生物堿、揮發油成分。大量的糖類成分導致極易吸潮,水分超標,對藥物的溶散也有 很大影響,在藥物的生產過程中要嚴格監測,另外劑型的選擇也有很大影響;同時,傳統 的干燥工藝將提取得到的浸膏80~85℃條件下長時間烘干,其過程長,且干燥后還須重新 粉碎成細粉,工藝煩瑣、復雜、易造成損耗,而且對保證生產出的干膏細粉性狀、質量增 添許多不確定因素,增加生產過程染菌可能性。
勝紅清熱顆粒用于治療濕熱下注,氣滯血瘀,慢性盆腔炎。
濕熱下注指濕熱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現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黃膩、脈濡數 等。臨床多見于濕熱痢疾、濕熱泄瀉、淋濁、癃閉、陰癢、白帶、下肢關節腫痛、濕腳氣 感染等癥。治療大法宜清熱利濕。
氣滯指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可因飲食邪氣,或七情郁結,或體弱氣虛不運所 致。隨所滯之處而出現不同癥狀。氣滯于脾則胃納減少,脹滿疼痛;氣滯于肝則肝氣橫 逆,脅痛易怒;氣滯于肺則肺氣不清,痰多喘咳。氣滯于經絡則該經循行路線相關部位疼 痛或運動障礙,或相應的癥狀。氣滯過甚可致血瘀。
血瘀指血液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表現的證候。凡離經之血不能及時排出和消散,停 留于體內,或血行不暢,壅遏于經脈之內,及瘀阻于臟腑組織器官的,均稱瘀血。引起瘀 血的常見原因,有寒凝、氣滯、氣虛、外傷等。證見疼痛、腫塊、出血發狂等。疼痛如針 刺刀割,痛有定處,拒按,常在夜間加劇。腫塊在體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內者,堅硬按 之不移。出血反復不止,色澤紫暗,中夾血塊,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還可見面色黧黑,肌 膚甲錯,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表絲狀如縷,或腹部青筋外露,婦女痛經,月 經色暗夾血塊,或經閉。舌質紫暗,或見瘀斑瘀點,脈細澀。
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是由致病菌引起的內生殖器和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疾病,并伴有 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粘連、瘢痕和包塊,本病為慢性疾患,多因濕濁邪毒入侵,客于胞 脈,以致血氣瘀滯,沖任受阻,代脈失司所致。邪阻沖任,氣血不通,日久導致氣滯血瘀 之證。濕濁阻手下焦,可從熱化,也可從寒化。若濕從熱化,可耗傷陰津;若從寒化,必 傷陽氣。臨床可分濕熱下注、氣滯血瘀、正虛邪戀三型治療。
濕熱下注:小腹墜脹疼痛,按之痛甚。白帶量多,色黃有味。或伴腰骶酸痛,性交 痛,口粘口苦,小便黃,大便粘濁臭穢。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氣滯血瘀:癥見下腹部脹痛或刺痛時作,性交疼痛。月經量或多或少,色暗有塊。經 前乳房脹痛。舌質暗,有瘀斑,脈弦細。
正虛邪戀:患病日久,腹痛綿綿,時發時止。腰骶酸痛,神疲乏力。若脾腎陽虛可見 腹痛喜溫按,白帶量多,色清質稀,腰膝冷痛小便清長,性欲下降,大便溏薄,舌淡邊齒 痕,苔薄白膩,脈沉細。若腎陰受損癥見腰酸如折,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渴喜飲,舌 紅少苔,脈細數。
中醫采用清熱解毒、祛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方法來治療濕熱下注、氣滯血瘀并 伴有腹部疼痛的慢性盆腔炎。
目前用于治療上述病證的藥物品種多樣,但這些藥大都起效慢;或療效不顯著;或只 能起暫時緩解病情與某些癥狀的作用,而不能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或適用范圍小,僅對 部分患者有效。因此使許多患者延誤治療或久治不愈反復發作,尤其致使盆腔炎患者月經 失調,甚至導致不育。
對比文獻專利申請號為200410069313.9,發明名稱為“勝紅清熱膠囊”公開了如下生 產步驟:
(1)將勝紅薊、連翹、三葉鬼針草、紅木香去除雜質,凈選備用,并將部分勝紅薊粉碎 成粉。
(2)將剩余部分的勝紅薊與連翹、三葉鬼針草、紅木香加入適量的水,用水蒸氣蒸餾法 提取揮發油,揮發油備用。
(3)將提取液過濾,然后將濾液濃縮成膏。
(4)將(3)中制成的膏與上述勝紅薊粉混合均勻,將混合物制成顆粒,干燥處理后,將 (2)中制得的揮發油噴入,然后裝入膠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燕和,未經徐燕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188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