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有三七、山楂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014268.6 | 申請日: | 2006-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850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旭;鄭永鋒;白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4 | 分類號: | A61K36/734;A61K9/20;A61K47/36;A61P9/10;A61K35/55;A61K31/122;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02天津市北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有 三七 山楂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劑,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藥材為原料制成的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根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近五十年來不論在農村或城市,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50-60年代我國人口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分別居第五六位,1970年以后則分別上升至第二三位,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者已占全部疾病死因第一位。我國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者占總死亡人口的份配比,已由1957年的12.07%上升到2001年的42.6%,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者達200萬,另有部分患者雖經搶救而幸存,但多數留下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給親屬及社會造成嚴重負擔。心腦血管疾病也是西方國家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目前已有的流行病學資料推測,疾病的發展趨勢是:到2020年,人類疾病死因排列順序將有重大變化,但是冠心病和腦卒中仍將是人類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到那時,估算全球冠心病死亡人數將自1990年的630萬增至1100萬;腦卒中自440萬增至770萬。30年中循環系統死因構成將增高59.6%,冠心病和腦卒中分別增高74.6%和75%。這些資料充分說明,心腦血管疾病不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更是目前和未來20年內人類致死、致殘的“頭號殺手”。
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藥物中,中西藥的應用各有側重,中藥以其副作用小的優勢也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例如:由人參、黨參、當歸、丹參、紅花組成的益氣活血方[祝維峰,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4,18(5)];由生脈飲加丹參、人參、三七、紅花、元胡、山楂組成的丹芪生脈飲,[陳宇春,光明中醫,1999,14(5)];由人參、黨參、麥冬、丹參、川芎、降香組成的冠心病基本方[王金榮等,遼寧中醫雜志,2001,28(8)];由丹參、延胡索、人參、赤芍、川芎、當歸組成的舒心通脈片[王秀娥等,山東中醫雜志,1997,16(8)];等等。但以上臨床處方和中成藥均有一定的不足之處,或偏于益氣,或偏于通陽,或偏于活血,臨床上未得到全面推廣。而且劑型多為傳統的普通片劑、膠囊等,生產工藝較落后,有效成分含量低,無質量控制標準,因此,利用新技術開發新的治療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冠心病的中藥是廣大醫藥工作者努力的目標。
膜分離技術(Membrane?Separation?Technique)是一項新興的高效分離技術,已被國際公認為20世紀末至21世紀中期最有發展前途的一項重大高新生產技術。超濾(Ultrafiltration,UF)技術是一種膜分離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孔選擇性篩分性能,以分離、提純和濃縮物質。超濾方法,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各向異性膜(即不對稱膜)為過濾介質,在常溫條件下,依靠一定的壓力和流速,使溶液流經膜面,迫使低分子量物質透過膜,而使高分子物質被截留。
有關利用超濾法制備三七制劑的實際應用,目前的文獻少有報道,特別是,利用超濾法進行工業化生產一直是本領域中的一個技術難題。發明人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通過對大量實驗數據進行分析,驗證了超濾法制備三七制劑的可行性,并確定了合適的工藝操作條件,為利用超濾法進行三七制劑的工業化生產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滴丸劑則有快速起效的特點,比較適合冠心病心絞痛病人的急救之需。盡管近幾年滴丸劑在生產設備、制備工藝以及藥物品種上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對于滴丸新型基質輔料的研究與應用上發展緩慢。迄今,大部分滴丸基質選用聚乙二醇,個別選用聚氧乙烯單硬脂酸脂、明膠、泊洛沙姆、聚醚等。從來源來看,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單硬脂酸脂、泊洛沙姆、聚醚等均采用人工合成的制得,明膠雖然來自天然,但它主要來自于動物的皮和骨。從安全性角度來看,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單硬脂酸脂、泊洛沙姆、聚醚等這些化學合成材料雖然均可作藥用,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而且在化學合成過程中難免會混雜一些對人體有毒副作用的化學成分如: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等;另外,這些人工合成材料與許多藥物有配伍禁忌,如水楊酸、苯海拉明、青霉素G鉀鹽、四環素等,從而降低了這些藥物的療效。就明膠而言,目前許多動物來源的原輔料為避免動物源性疾病如瘋牛病、口蹄疫等,實行禁用,其用途有限。因此,為了提高滴丸劑的產品質量,拓寬滴丸劑在醫藥產品中的應用,推動滴丸劑劑型的發展,促進滴丸劑產品的國際化,研究、開發安全無毒的滴丸劑新型基質輔料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由于滴丸制劑工藝對于基質輔料的要求非常嚴格,更換基質輔料后經常難以制備出符合質量要求的滴丸,因此,尋找合適的基質輔料替換當前的聚乙二醇成為醫藥人員一直努力的方向。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142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方丹參凍干粉針劑
- 下一篇:經由四通換向閥的熱氣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