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在藥物中的新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13455.2 | 申請日: | 2006-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35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鼎;王振立;鄭瑞;王玉芬;謝紅武;袁玲;曲樹明;王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醫藥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1/19 | 分類號: | A61K31/19;A61K31/215;A61K9/20;A61K9/48;A61P1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2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丙烯酸 化合物 藥物 中的 用途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的是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在制藥技術領域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術】: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已報道有多種生理活性,如抗炎、抑菌、解痙、耐缺氧及抗癌等活性,但未見有抑制前列腺增生作用的報道。而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前列腺增生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據報道,前列腺增生發病率50歲以上35~45%,60歲以上75%,70歲以上82%。目前前列腺增生的藥物治療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1)動力因素:該類藥物通過解除平滑肌痙攣,使后尿道阻力降低以改善排尿困難癥狀,如α腎上腺能受體阻滯劑特拉唑嗪;(2)靜力因素:該類藥物針對前列腺增生病因治療,可使前列腺體積縮小,為5α還原酶抑制劑保列治。現有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品種不少,均有一定治療效果,但需要較長時期服用,停藥后又易復發,有的副作用較多,且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拓展苯丙烯酸類化合物的用途,即將其用于制備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藥物中,使其具有療效較好,副作用較小,且價格較廉的作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在用于制備良性前列腺增生藥物中的新用途。
所述的苯丙烯酸類化合物是指具有如下結構式的化合物:
式中R1,R2為H,OH,CH3O,CH3COO,alk,鹵素。
所述的苯丙烯酸類化合物為其化合物之一的游離酸或其鹽。
所述的用于制備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藥物,是指用所述的化合物之一的單一組分,或與藥用輔料組配制成常規片劑或膠囊劑,或者是分散片。其口服劑量是50~1000mg。
優點和積極效果:本發明是在前人對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引進的化學和藥理作用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其對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作用,并為苯丙烯酸類化合物提供了其在制備前列腺增生治療藥物中的新用途。經過動物試驗證明,苯丙烯酸類化合物有明顯的治療前列腺增生作用,毒性較低,無致畸、致突作用。其高劑量組的作用優于保列治。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間羥基苯丙烯酸(PAA3)的制備
將間羥基苯甲醛(1mol)、丙二酸(1.2mol)與少量吡啶或三乙胺混合,水浴上加熱,反應完畢后,水洗,用稀醇重結晶得淡黃色結晶,即間羥基苯丙烯酸(PAA3),m.p.195℃(分解),收率85%。
間羥基苯丙烯酸(PAA3)結構式為:(R1)
實施例2
間羥基苯丙烯酸(PAA3)對丙酸睪丸素致去勢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作用
選取體重210±20g的Wistar雄性大鼠,在無菌操作下手術切除雙側睪丸。一周后將去勢大鼠隨機分為五組,每組10只;模型組:給予丙酸睪丸素混懸于0.5%CMC-Na中;給藥(間羥基苯丙烯酸)組:高劑量組720mg/kg,中劑量組:480mg/kg,低劑量組:240mg/kg;陽性對照組:苯丙酸雌二醇50ug/kg。每天皮下注射丙酸睪丸素2.5ug/kg,同時每天灌胃給藥(雌二醇為皮下注射)一次,連續一個月,末次給藥后24小時處死,取前列腺稱重并測量前列腺體積。PAA3對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實驗治療效果見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醫藥科學研究所,未經天津市醫藥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134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