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甘蔗八寶飯及其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10402.5 | 申請日: | 2006-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4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莊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莊剛 |
| 主分類號: | A23L1/182 | 分類號: | A23L1/18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40黑龍江省哈爾濱***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甘蔗 八寶飯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產品涉及一種速食食品及其加工。
背景技術:
已有八寶飯,八寶飯飯粒都粘在一起,口感粘膩,吃過之候,承裝器皿很不好刷。而且人吃過傳統八寶飯之后3分鐘左右嘴里就會產生酸味,粘粘的飯很容易粘在牙齒上,不易被清除。不僅吃飯的人感覺不好,經常吃還有可能產生蛀牙。甘蔗:一名竿蔗,屬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引起莖如竹竿,故又名竿蔗,有青皮、紫皮等品種,莖汁可食用。李時珍說:甘蔗:性味:甘、平、澀、無毒,成分:含有糖分,主要為蔗糖。功用:之下氣中和、助脾健胃、利大腸、消痰止咳、除心胸煩熱、解酒毒。糯稻:是稻的一種,屬禾本科植物,本草之稻米,即令之糯米,一名江米。可釀酒或作糕點、稻稈及根作藥用。性味:糯米,性寒、作酒則性熱。成分:米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B2。功用:補中益氣,暖脾胃,糯米的可溶性淀粉以為人體所吸收,對胃病及虛弱較適宜。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甘蔗八寶飯,包括:糯米,所述的糯米中加入八寶原料成為糯米八寶飯,所述的糯米八寶飯夾入甘蔗片,重量份數比為:所述的糯米與八寶原料、甘蔗的重量份數比為3∶1-3∶1-3。
所述的甘蔗八寶飯的制作方法:
a.將八、九月份收割,無污染、綠色甘蔗去皮切成18厘米的段,再切成0.5厘米厚,寬2厘米的片,然后用鹽水或消毒水泡一定時間撈出;
b.將糯米用涼水泡12-20個小時,然后再用清水洗幾遍,蒸熟;
c.將八寶原料每樣都發好或清洗,消毒或均切成糯米一樣大的片,質量分數比為糯米∶八寶為3∶1.3
d.經八寶和蒸熟的糯米放一起拌勻后,放在用錫紙上,再放甘蔗片,
e.將甘蔗片上再放八寶糯米用錫紙卷成卷。
f將卷好的飯卷裝入包裝封口,保藏在-10℃至-15℃涼庫里。
這個技術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食用保留了鮮甘蔗汁的本發明產品,會使人具有清熱醒腦的感覺,深受試用人群的歡迎。
2.甘蔗年產4茬,使生命活性極強的生物,但傳統上只用于制糖,甘蔗渣作為飼料。本產品的加工方法制成,使得本產品吸收了新鮮甘蔗汁中的活性成分,經檢測,甘蔗汁通過糯米作為載體,冷藏一年其中仍然具有甘蔗中的活性成分,改善了傳統八寶飯粘稠感覺,口感爽滑,清涼香甜。
3.
4.帶有一定的甘蔗纖維,不粘牙,長期吃這種八寶飯增加了咀嚼功能,鍛煉牙齦,不易產生蛀牙。
5.飯都粒粒分開,不僅從外觀形狀上比以有八寶飯漂亮,而且不加色素就顏色鮮艷,能引起人食欲。
6.本產品不含任何色素或防腐劑,長期食用有益健康。
7.本產品是營養豐富的綠色健康滋補食品,還具有清熱解毒,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功效。
8.產品繼承并發揚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將中國臘月初八為慶祝節日,本產品制成的速凍食品可以保藏一年,適于長途跋涉,成為一種外國友人也可以吃到的食物,可以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9.本產品純手工生產,生產過程中無任何毒副產物,完全綠色無污染,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10.本產品因為其中含有多種谷類和其他類作物,長期食用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有益健康。還能助脾健胃,改善人體消化機能。
11.耐儲存,不易變質。
12.甘蔗是一種光合能力最強的C4作物,生長快,宿根性好,分蘗力強,作青飼料一年可以收3~4次,且營養豐富,生產成本低,是一種極有發展前途的特高產的作物。甘蔗的優點是含糖量高,貯藏時間長,纖維含量低,能量高,易消化等。試驗結果表明,用新品種飼料甘蔗喂養的牛比用同樣數量傳統飼料喂養的牛增重20%,用甘蔗代替玉米作奶牛飼料并不影響奶牛的重量和牛奶的脂肪含量,日產奶量可達18公斤以上。國內也有用葉和梢作青飼喂牛喂魚的習慣。據試用,含有甘蔗原汁本產品所具有的活性成分對生長期的兒童和運動員是一種有效的功能食品。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甘蔗八寶飯,其組成包括:八寶飯,所述的八寶飯經特殊工藝與甘蔗進行共同加工,使八寶飯里有天然甘蔗汁的成分。
甘蔗八寶飯,其組成包括:糯米,所述的糯米中加入八寶原料成為糯米八寶飯,所述的糯米八寶飯上面鋪滿一層甘蔗片,糯米30公斤與八寶原料10公斤、甘蔗公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莊剛,未經莊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104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