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向穿刺針具及穿刺引導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01830.1 | 申請日: | 2006-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0693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惠玲;馮恕;馮威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惠玲;馮恕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100054北京市宣***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向 刺針 穿刺 引導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及方法,特別是一種與CT或MRI等掃描檢測裝置結合使用的在影像斷層下進行穿刺、活檢、注射、植入、以及射頻、微波、冷凍、激光等物理性治療等診斷和治療用途的導向穿刺針具以及一種導向穿刺方法。
背景技術
當人體內部發生病變時,有時需要利用穿刺對病灶進行活檢或治療。通常是借助于儀器(如CT或MRI等掃描裝置)測定出病灶與皮膚定位點的方位和穿刺針的深度,即通常為:用CT掃描裝置首先在人體的橫剖面上測出病灶的位置,在該層面中皮膚表面選擇最佳進針位置和進針角度,利用進針層面、進針角度和進針深度的三維構像決定病灶及穿刺針穿刺的精確位置。雖然CT掃描裝置能夠準確地確定三維的進針角度和進針深度,但穿刺的過程都是將病人從CT等掃描層面移出后進行的。當病人離開CT掃描裝置時,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醫生根據自己的判斷,確定一個大致的進針方向,進行穿刺,然后再進行CT掃描加以確認。由于人為的因素較多,常常造成進針不準確,影響治療的精確度。有時需要重復多次進針,嚴重時會導致誤穿,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風險。因此,業內人士開發出一些用于穿刺定位的定位裝置,例如:
美國專利號US5,957,933公開了一種結合CT掃描裝置上的立體引導裝置,用于引導探針進入病人體內。該立體引導裝置雖然可以從人體的不同方向,引導穿刺針精確到達病灶位置,并顯示整個進針過程,但其機械結構、控制系統復雜,加工成本高昂,且操作使用不便。
美國專利號US5,196,019公開了一種穿刺針定位儀,該導向儀不需復雜的設備,其結構比US5,957,933公開的立體引導裝置簡單的多,可單人手持進行。如圖1所示,該裝置的主體包括一對環,即外環30′和內環40′;外環30′的弓形圓周上設有角度刻度線;內環40′可轉動的設于外環30′內并與外環30′同一軸線,內環40′上設有一刺針引導裝置。在外環30′的弓形內曲表面上設有鋸齒,內環40′的外曲表面上設有彈性止推爪以連接和擺脫鋸齒;刺針導引裝置所在的平面設有一個手柄50′,當穿刺針引導裝置移動到穿刺位置時利用手柄轉動將彈性止推爪鎖進鋸齒中。該裝置雖都結構簡單并可手持使用,但由于沒有設置用來確保穿刺針的實際進針層面與病灶點所在的掃描層面完全重合以及確保穿刺針的實際進針角度與CT所要求的進針角度完全相同的調準組件,因此該CT導向穿刺定位儀只適合CT機架垂直于病床的零度情況下才便于使用,但是缺乏精確度。這樣當病灶點所在的掃描層面是在CT機架傾斜一定的角度下得到時,醫生就無法利用該導向儀調整進針層面的角度,使得醫生只能目測并根據經驗進行調整。此外,該裝置是獨立于穿刺針的一種導向儀,受經驗及一些現場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導致進針的不準確,有時需要重復多次進針,嚴重時會導致誤穿,給醫生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也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風險。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穿刺針與引導儀分離、使用不便、定位不準的問題,特提出本申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定位準確、結構簡單而緊湊、操作方便的一種導向穿刺針具。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導穿刺針在掃描檢測裝置任意傾斜角度下進入病人體內,命中病灶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在病人通過CT等掃描裝置的掃描,確定進針的角度和進針層面后,將病人由CT掃描層面平行移出后,從人體掃描段面的不同方向根據掃描檢測設備的傾斜角度和提供的進針角度以及進針深度,利用導向穿刺針具上的導向組件中的進針角度導向組件和穿刺層面調準與導向組件以及掃描層面準直梁,精確地引導穿刺針到達病灶位置,操作簡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導向穿刺針具,包括:
一種導向穿刺針具,包括:
一至少可轉動的穿刺針,該穿刺針的軸心線的轉動軌跡為穿刺針的轉動平面;
一指示穿刺針的進針角度的導向組件,所述穿刺針通過一連接機構可轉動地與導向組件相連接;
一指示穿刺針進針角度的基準線的基準調準組件;
一穿刺層面調準組件;該穿刺層面調準組件具有角度指示裝置,指示導向穿刺針轉動平面偏轉的角度,從而使穿刺針進針時,穿刺針的轉動平面與掃描檢測設備檢測出的進針層面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惠玲;馮恕,未經張惠玲;馮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018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