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布線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580051020.0 | 申請日: | 2005-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3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北村常弘;谷川嘉浩;竹山博昭;山本政博;上野武史;大木一史;米山研一;濱口秀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Q9/00 | 分類號: | H04Q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布線 系統 | ||
1.一種雙布線系統,包括:
多個基本單元,安裝在建筑物的至少一個墻面的多個位置處,并且與安裝在所述建筑物中的電力線和信息線連接;
多個功能單元,每個所述功能單元用于當通過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與所述電力線和所述信息線連接時,提供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種功能:提供來自所述電力線的電力、輸出來自所述信息線的信息、以及將信息輸入到所述信息線;以及
控制單元,可拆卸地與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連接,并用于對通過所述基本單元與所述電力線和所述信息線連接的所述功能單元中的至少兩個進行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具有驅動裝置,在所述驅動裝置中,可拆卸地插入含有所述功能單元的控制信息的存儲介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具有存儲部分和傳輸部分,其中,所述存儲部分用于可重寫地存儲所述功能單元的控制信息,所述傳輸部分用于將從所述存儲部分所提供的所述控制信息傳輸到所述功能單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至少控制具有信息顯示功能、音頻輸出功能和電器操作功能,從而構建內部通話系統、犯罪預防系統或者災難預防系統的三個功能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電部件,所述供電部件用于利用電磁耦合從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向所述控制單元提供電力。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信號傳輸部件,所述信號傳輸部件用于利用光學耦合在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之間進行信息傳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具有一對模塊端口和模塊連接器,所述模塊端口和所述模塊連接器可拆卸地相互連接,以同時建立它們之間的電力傳輸和信號傳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連接器和所述模塊端口中的一個在所述控制單元的側面處形成,從而使得所述控制單元在沿著所述墻面的方向上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連接器和所述模塊端口具有一對可拆卸地相互連接以進行所述電力傳輸的電力連接器和電力端口、以及一對可拆卸地相互連接以進行所述信號傳輸的信號連接器和信號端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連接器當與所述電力端口連接時,利用電磁耦合提供所述電力傳輸,所述信號連接器當與所述信號端口連接時,利用光學耦合提供所述信號傳輸。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用于當所述電力連接器和所述信號連接器分別與所述電力端口和所述信號端口連接時,提供所述模塊連接器與所述模塊端口之間的機械支撐。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用于將所述控制單元機械性連接到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第一接合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在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上形成;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在所述控制單元上形成;以及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用于當所述連接件的一部分與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所述連接件的剩余部分與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時,提供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基本單元中的一個或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之間的機械連接。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布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基本單元均具有模塊端口和模塊連接器其中之一,所述模塊端口和模塊連接器其中之一可拆卸地連接到在所述功能單元中的一個中形成的、所述模塊端口和所述模塊連接器中的另一個,從而同時建立所述基本單元與所述功能單元之間的電力傳輸和所述基本單元與所述功能單元之間的信號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工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5102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