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氣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580049037.2 | 申請日: | 200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2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岡田潤;石倉昌幸;福井二郎;小池正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自動網(wǎng)絡技術研究所;住友電裝株式會社;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24/00 | 分類號: | H01R24/00;H01R13/52;G03B17/0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鐘強;關兆輝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氣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經(jīng)由外部束線連接到外部設備的車載用相機設備等的電氣設備。
背景技術
例如,作為用于將車載用相機設備連接到其他控制設備、電源的背景技術,包括圖5所示的方案。
如圖5所示,車載用相機設備1的結構是,將安裝拍攝元件并形成有電源電路、信號處理電路等的基板2收容在2分割結構的箱狀殼體3內。并且,車載用相機設備1經(jīng)由設備束線4及車輛側束線5連接到其他控制設備、電源等。
上述車輛側束線5的一端部連接到其他控制設備、電源等,另一端部連接有束線側連接器6。該車輛側束線5通常由直徑較粗(例如截面積為0.75mm2)的電線5a群構成。
設備束線4的一端部連接有設備側被連接器7,通過該設備側被連接器7及束線側連接器6的連接器連接,設備束線4連接到車輛側束線5。并且,設備束線4的另一端連接有基板用連接器8,通過該連接器8及上述基板2上設置的基板連接器9的連接器連接,該設備束線4連接到上述基板2。
并且,上述設備束線4中,車輛側束線5側的部分成為由直徑較粗(例如截面積為0.75mm2)的電線10a群構成的第一設備束線部分10,基板2側的部分成為由直徑較細(例如截面積為0.15mm2)的電線11a群構成的第二設備束線部分11,它們經(jīng)由連接器部12連接。
其中,設備束線4由第一設備束線部分10及第二設備束線部分11構成的理由如下所述。
即,由于基板2上設置的基板連接器9非常小,因此與之連接的基板用連接器8也需要與之對應為小型連接器。這樣一來,作為與基板用連接器8的各連接器端子連接的電線,也需要使用直徑較細的電線,因此在設備束線4中,在基板2側需要使用由直徑較細的電線11a群構成的第二設備束線部分11。
另一方面,車輛側設置的車輛側束線5因需要耐彎曲性而由直徑較粗的電線5a群構成,因此與之對應,連接到車輛側束線5端部的束線側連接器6也需要是大型連接器。這樣一來,連接到束線側連接器6的設備側被連接器7也需要使用大型連接器,進而,作為與該大型設備側被連接器7的各連接器端子連接的電線,也需要使用直徑較粗的電線。因此在設備束線4中,在車輛側束線5側需要使用由直徑較粗的電線10a群構成的第一設備束線部分10。
基于以上理由,設備束線4由第一設備束線部分10及第二設備束線部分11構成。
并且,上述連接器部12設置在殼體3的外部,因此需要進行防水處理。在電線之間的連接部分,作為進行防水處理的構成,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02-359017號公報所示存在以下技術:用熱收縮管覆蓋電線之間的連接部分,進一步將其周圍用環(huán)氧類樹脂等密封。
進一步,在該背景技術中,將上述基板用連接器8連接到基板2側基板連接器9,并且將設備束線4穿過殼體3上形成的抽出孔拉出到殼體3外。此外,在該抽出孔部分,在該抽出孔周邊部和設備束線4之間配置橡膠制等的索環(huán)(grommet)13,防止水浸入到殼體3內。進一步,在殼體3外,連接束線側連接器6和設備側被連接器7,并連接設備束線4和車輛側束線5。
發(fā)明內容
但是,在上述背景技術中,在進行組裝作業(yè)時,需要使設備束線4貫通車載用照相1的殼體3并將其抽出,并且需要進行抽出部分的防水處理作業(yè)、基板2的基板連接器9和基板用連接器8的連接作業(yè),因此作業(yè)復雜。
并且,設備束線4的結構是,將由直徑較粗的電線10a群構成的第一設備束線部分10、及由直徑較細的電線11a群構成的第二設備束線部分11經(jīng)由連接器部12連接,在設備束線4的路徑內,以導體連接直徑較粗的電線10a和直徑較細的電線11a,需要進行電線直徑的變換。并且,在該連接部分中,需要使用熱收縮管、密封用樹脂進行防水處理等。
因此,本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是,提供一種無需變換電線直徑、可提高組裝作業(yè)性的電氣設備。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種電氣設備,經(jīng)由外部束線與外部設備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電氣配件;和箱狀殼體,在內部收容該內部電氣配件,在上述殼體的內表面?zhèn)仍O置與上述內部電氣配件電連接的多個內側端子部,并且在上述殼體的外表面?zhèn)纫惑w設置與上述外部束線電連接的外側連接器部,上述各內側端子部與上述外側連接器部的各連接器端子,通過在殼體內配置的連接導體而分別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自動網(wǎng)絡技術研究所;住友電裝株式會社;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株式會社自動網(wǎng)絡技術研究所;住友電裝株式會社;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490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