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噴嘴有效
| 申請號: | 200580048441.8 | 申請日: | 2005-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43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W·施特克萊茵;A·拉烏;M·鮑爾;A·格林貝格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47/02 | 分類號: | F02M47/02;F02M51/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立 |
| 地址: | 德國斯***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嘴 | ||
1.用于內燃機的噴嘴,尤其用在機動車中,具有:
一個噴嘴體(2),它具有至少一個噴射孔(3),
一個在噴嘴體(2)可行程調節地被支承的噴嘴針(5),借助它可控制燃料通過該至少一個噴射孔(3)的噴射,
一個變換器活塞(12),它與致動器(13)形成驅動聯接及具有一個變換器面(21),
其中,噴嘴針(5)或一個包括該噴嘴針(5)的針聯合體(6)具有一個控制面(17),該控制面與該變換器面(21)液壓聯接,
其特征在于:
在變換器活塞(12)中行程可調節地支承著一個偏移活塞(25),
偏移活塞(25)具有一個偏移面(26),該偏移面與變換器面(21)液壓聯接,
偏移活塞(25)在一個初始狀態中靠觸在一個相對噴嘴體(2)位置固定的止擋(32)上,在該初始狀態中噴嘴針(5)關閉該至少一個噴射孔(3),
偏移活塞(21)具有一個存儲面(27),該存儲面構成了一個構造在變換器活塞(12)中的存儲室(28)的邊界。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噴嘴,其特征在于:
變換器面(21)構成了一個耦合室(22)的邊界,
控制面(10)構成了一個控制室(18)的邊界,
耦合室(22)及控制室(18)或者被構造成分開的、通過一個控制通路(23)彼此液壓連接的室或者被構造成一個共同的室。
3.根據權利要求2的噴嘴,其特征在于:存儲室(28)的容積大于耦合室(22)與控制室(18)的總容積。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一項的噴嘴,其特征在于:
偏移面(26)構成了一個耦合室(22)的邊界,該耦合室也由變換器面(21)構成邊界,和/或
控制面(17),變換器面(21),偏移面(26),存儲面(27),最大可能的致動器行程及最大可能的噴嘴針行程彼此被這樣地協調,以致在致動器(13)的為打開噴嘴針(5)的行程調節時產生出用于噴嘴針(5)的兩階段的行程調節,在第一階段期間偏移活塞(25)靠觸在止擋(32)上,及在第二階段期間偏移活塞離開止擋(32)。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一項的噴嘴,其特征在于:
存儲室(28)被分成第一分存儲室(40)及第二分存儲室(41),
設有一個節流活塞(42),它與偏移活塞(25)在驅動上聯接,至少用于壓力的傳遞,該節流活塞行程可調節地支承在變換器活塞(12)中及包括一個使兩個分存儲室(40,41)彼此液壓聯接的節流通路(43),
存儲面(27)被分成一個構成第一分存儲室(40)的邊界的第一分存儲面(47)及一個構成第二分存儲室(41)的邊界的、構造在節流活塞(42)上的第二分存儲面(48)。
6.根據權利要求5的噴嘴,其特征在于:
節流通路(43)具有一個節流部分(44),
節流活塞(42)包括一個旁路通路(49),該旁路通路旁路節流部分(44)及具有一個止回閥(51),當節流活塞(42)移入第二分存儲室(41)時該止回閥截止。
7.根據權利要求6的噴嘴,其特征在于:
偏移活塞(25)及節流活塞(42)構成分開的部件,
偏移活塞(25)當移入第一分存儲室(40)中時支撐在節流活塞(43)上及驅動該節流活塞移入第二分存儲室(41),
當節流活塞(42)移入第二分存儲室(41)時偏移活塞(25)阻斷旁路通路(49)的出口端(53),
偏移活塞(25)當由第一分存儲室(40)移出時從節流活塞(42)上抬起及打開旁路通路(49)的出口端(53)。
8.根據權利要求5至7中一項的噴嘴,其特征在于:
節流通路(43)被根據節流活塞的行程來控制,和/或
節流通路(43)具有一個徑向地設置在節流活塞(42)上的通路端,其中為了阻斷節流通路(43)節流活塞(42)在這樣的程度上移入第二分存儲室(41),直到一個構造在變換器活塞(12)上的控制邊棱(52)移過了該通路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經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4844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