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580045365.5 | 申請日: | 2005-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5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行定弘式;高橋孝仁;中村政雄;大久保一利;中田雅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10/48 | 分類號: | H01M10/48;G01N23/223;G01M3/2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檢查 方法 | ||
1、一種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
其使筒狀電池(Ba、Ba1、Ba2)一邊以各自的軸心相互平行的配置輸送,一邊通過對置于漏液檢查機構(12)的檢測窗(35)的漏液檢查部;
在所述漏液檢查部中,使X射線通過所述檢測窗并照射在筒狀電池的封口側端面(33)上,并且使從所述封口側端面發出的熒光X射線(40)從所述檢測窗入射到熒光X射線檢測器(39)中;
分析該入射的熒光X射線,基于是否包含有對應于電解液的成分的熒光X射線的分析結果來判別筒狀電池的漏液的發生的有無;
將所述檢測窗設定為如下的形狀:對應于筒狀電池的輸送方向的長度尺寸(L1、L3、L5)小于輸送中的筒狀電池的間隔(C1、C2),并且對應于輸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的長度尺寸(L2、L4、L6)比筒狀電池的軸心的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狀的外形尺寸(R1、R2)稍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其中,基于從在輸送中依次對置于檢測窗(35)的各筒狀電池(Ba、Ba1、Ba2)分別依次入射到熒光X射線檢測器(39)中的熒光X射線(40)的每單位時間的強度或者筒狀電池的封口側端面(33)的每單位面積的強度,來檢測漏液發生的有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其中,相對于輸送中的筒狀電池(Ba、Ba1、Ba2)的封口側端面(33),將漏液檢查機構(12)的檢測窗(35)以規定間隔相對置的配置進行設置,在所述檢查機構的箱體(30)的內部中,內裝有將X射線向筒狀電池投射的X射線源(37)、將從該X射線源射出的熒光X射線(40)限制為束狀的遮光板(38)、以及熒光X射線入射的熒光X射線檢測器(39),并且將所述箱體的內部保持為氦氣氣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其中,將筒狀電池(Ba、Ba1、Ba2)一邊以相互平行且具有一定間隔的配置保持在送轉盤(18、20、21、24)上一邊輸送。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其中,在安裝有筒狀電池(Ba、Ba1、Ba2)的輸送用的送轉盤(18、20、21、24)的裝置殼體(28)的前表面側,將內裝有X射線源(37)、遮光板(38)及熒光X射線檢測器(39)的箱體(30)以將設于其上的檢測窗(35)朝向所述送轉盤的配置進行安裝。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其中,將各筒狀電池(Ba、Ba1、Ba2)以規定的定位狀態保持在送轉盤(18、20、21、24)上而使其通過漏液檢查機構(12),將在所述漏液檢查機構中的檢查結果中判斷為漏液發生的筒狀電池的不合格判斷品從所述送轉盤排出到不合格品回收路徑(27)上,與合格品的輸送路徑(22)分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其中,將使用含有氫氧化鉀溶液的電解液而構成的堿性干電池作為檢查對象,根據在入射到熒光X射線檢測器(39)中的熒光X射線(40)之中是否含有對應于鉀的成分的熒光X射線,來判斷漏液發生的有無。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筒狀電池的漏液檢查方法,其中,在通過由不透過X射線的金屬形成的遮光板(38)將從X射線源(37)射出的X射線限制為束狀后,使其從箱體(30)的檢測窗(35)朝向輸送中的筒狀電池(Ba、Ba1、Ba2)的封口側端面(33)射出,能夠改變檢測窗的至少對應于筒狀電池的輸送方向的長度尺寸(L1、L2、L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4536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對等方網絡交互促進方法
- 下一篇:膜以及具有粘結促進層的膜電極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