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表示時變圖形模型的數據流的編碼方案有效
| 申請號: | 200580039997.0 | 申請日: | 2005-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1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蒂亞斯·考茨納;卡斯滕·米勒;阿廖沙·斯莫利奇;托馬斯·威甘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 |
| 主分類號: | G06T9/00 | 分類號: | G06T9/00;H04N7/3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表示 圖形 模型 數據流 編碼 方案 | ||
1.一種用于對表示時變圖形模型(60)的數據流編碼的設備,所述數據流包括含有定義了不同時刻(t)圖形模型(60)的坐標數據(m)的一系列數據部分,所述設備包括:
第一預測裝置(26),用于基于當前待編碼的第一數據部分之前的第二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1)),預測當前待編碼的第一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來獲得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坐標數據(m^(t));
第一比較裝置(46),用于將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坐標數據(m^(t))和第一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進行比較,來獲得當前待編碼的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
第二預測裝置(24),用于基于已經獲得的預測誤差矢量(d(t-1),d(t)),預測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來獲得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的預測誤差矢量(d^(t-1),d^(t));
第二比較裝置(30),用于將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的預測誤差矢量(d^(t-1),d^(t))和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進行比較,來獲得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差(e(t));以及
裝置(34,36,56),用于對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差(e(t))進行處理,來獲得編碼數據流的一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其中第一預測裝置(26)和第一比較裝置形成來基于第二數據部分之前的第三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2)),預測第二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1)),來獲得第二數據部分的預測坐標數據(m^(t-1)),以及對第二數據部分的預測坐標數據(m^(t-1))和第二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1))進行比較,來獲得第二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1)),并且其中第二預測裝置(42)形成來基于第二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1)),預測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
3.根據權利要求2的設備,還包括:
裝置(54),用于檢查當前待編碼的第一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和第二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1)之間是否有獨特的關聯,并且當不是上述情況時,使當前待編碼的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立即進行編碼而無需預測,以及使要對第一數據部分之后的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1))執行的預測并不基于第一數據部分之前的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2的設備,其中第二預測裝置(24)形成來基于第二數據部分的那些預測誤差矢量(d(t-1)),預測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并且第二比較裝置(30)形成來執行與第二數據部分的那些預測誤差矢量(d(t-1))之間的比較,其中第二數據部分的這些預測誤差矢量(d(t-1))通過第一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和第二數據部分的坐標數據(m(t-1))之間的獨特關聯而被指派給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
5.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其中第二預測裝置(24)形成來基于已經獲得的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執行當前待編碼的第一數據部分的預測誤差矢量(d(t))的一部分的預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未經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3999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