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執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580038408.7 | 申請日: | 2005-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73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宇仁真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濃絹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F7/16 | 分類號: | H01F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鑫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執行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例如線性螺線管等執行器。?
背景技術
過去,在一般產業設備中采用各種各樣的執行器,作為自動控制使用。例如,作為將電磁能轉換成機械能的電磁零部件最好使用線性螺線管。螺線管的一般結構是在具有勵磁線圈的定子的中心部位設置能夠與固定鐵心進行接近和分離動作的可動件鐵心(柱塞)。通過向定子側的勵磁線圈通電,從而在第1、第2磁軛部與柱塞之間形成磁路,并且向柱塞作用吸引力。?
一般在柱塞的軸向端面具有磁通作用面的螺線管的情況下,對于可動件相對于磁軛的相對軸向的移動量即行程量,輸出(推力)容易呈指數函數下降(參照圖16)。針對這點,為了改進可動件推力下降的問題,提出一種在可動件周面與對向的磁軛部之間沿徑向設置磁通作用面的線形螺線管(專利文獻1)。?
這里,參照圖13和圖14來說明線形螺線管的一般結構。首先,如果要說明定子51的結構,則設置卷繞在繞線管52上的勵磁線圈53和覆蓋該勵磁線圈53周圍的第1、第2磁軛部54、55。第1磁軛部54是蓋板形的,覆蓋了勵磁線圈53軸向的一端。第2磁軛部55是帽形的,從勵磁線圈53的軸向另一端側起覆蓋筒部外周面。這些第1、第2磁軛部54、55形成在勵磁線圈53通電時產生的定子51側的磁路。繞線管52的軸孔中嵌入由非磁性材料構成的引導筒(guard?pipe)56。可動件(柱塞)57嵌入到引導筒56的軸孔中,能夠滑動,柱塞57的軸孔58與未圖示的連接桿連結,向柱塞57的軸向傳遞驅動力。在圖14中,線性螺線管在柱塞57的至少一端側的周面上形成周面槽或者階梯面(在本實施例中為凹槽59),沿徑向形成磁通作用面。即,在柱塞57的周面P1、P2與第1、第2磁軛部54、55的對向面Y1、Y2之間沿徑向形成各自的磁通作用面,因為形成該磁通作用面的對向面之間的磁阻小,所以在控制范圍內能夠得到較大的輸出(推力)。?
專利文獻1:特開2004-153063號公報?
但是,在圖14的線形螺線管的情況下,如果向勵磁線圈53通電的話,則在柱塞57的周面P1、P2與第1、第2磁軛部54、55的對向面Y1、Y2之間,遍及全周長作用很強的磁引力。因為在柱塞57的外徑和引導筒56的內徑之間設置包含公差的間隙,所以在圖15中,有可能柱塞57的姿勢保持相對于軸向稍偏的狀態,并在引導筒56內移動。這時,因為在柱塞57的軸向截面的對角位置上,柱塞57和引導筒56保持點接觸(角接觸)的狀態,并進行滑動,所以促使在柱塞表面涂覆的覆膜造成偏磨損(參照圖15的滑動接觸部Q、R部),壽命可能會變短。?
另外,因為根據柱塞57和第1、第2磁軛部54、55之間的位置關系,有時磁阻容易急劇變化,當向勵磁線圈53通電時推力會突然增大,所以還有的問題是,能夠在一定的推力下控制行程量的范圍是有限的,控制性不好。?
本發明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設計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執行器,它通過降低可動件和引導面之間的接觸部分的表面壓力,能夠防止偏磨損,能夠擴大得到一定輸出的可動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具有下面的結構。?
執行器具有:勵磁線圈;用設置在勵磁線圈一端側上的第1磁軛部與設置在另一端側上的第2磁軛部來覆蓋勵磁線圈周圍的定子;以及設置在勵磁線圈中心部位上的能夠沿軸線方向自由往復運動的可動件,通過向勵磁線圈通電,在第1、第2磁軛部與可動件之間形成磁路,并對可動件產生磁力作用,在該執行器中,通過通電形成磁通作用面的可動件的周面與第1、第2磁軛部分別對向的對向面中,在圓周方向上至少使一方的磁阻不均勻,從而使得沿可動件徑向作用的磁力的合力向徑向一端側偏移起作用。?
具體來說,特點在于:在與通過通電形成磁通作用面的可動件的周面分別對向的第1、第2磁軛部的對向面之中,至少一方形成對向面積從該可動件的徑向一端側到另一端側逐漸減小的形狀。?
更具體來說,特點在于:在成為磁通作用面的可動件的周面上,形成具有與該可動件的周面分別對向的第1、第2磁軛部之中至少一方的對向面積從可動件徑向一端側向另一端側逐漸減小的傾斜形狀的槽或者階梯形狀的切口部。?
或者,特點在于:在成為磁通作用面的第1、第2磁軛部之中至少一方,具有對向面積從可動件徑向一端側向另一端側逐漸減小的傾斜形狀或者階梯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濃絹糸株式會社,未經信濃絹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384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