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制方法及產品有效
| 申請號: | 200580037793.3 | 申請日: | 2005-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2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A·多德沃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賓利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7/00 | 分類號: | B29C37/00;B29C43/20;B32B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捷 |
| 地址: | 英國*** | 國省代碼: | 英國;GB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方法 產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制方法以及該方法的產品。
背景技術
該方法具體用于,但并不限于制造汽車部件。雖然利用合成塑料材料來模制汽車部件已經眾所周知,但是這樣的模制部件存在著某些缺陷。模制的復合噴漆部件會出現“印透(print?through)”的現象,其中可通過涂上的油漆看到模制部件的下層結構,即使不是立即看到,最終也會看到。部件的抗沖擊能力也比較差。而這對于例如模制部件是緩沖器的時候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對于金屬部件獲得高質量的表面精整會變得更加困難,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本發明的目的是減小或者克服這些劣勢。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模制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采用金屬噴鍍模子的內部,在噴鍍的模子表面設置熱膨脹補償層,在補償層上涂布樹脂浸漬的纖維材料層,并且對形成的組件進行固化。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模制部件,包括外部金屬層,鄰接所述金屬層的固化材料的熱膨脹補償層,以及鄰接熱膨脹補償層材料的固化的樹脂浸漬纖維材料的層。
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金屬層可以使用任何金屬,但是優選的金屬是不銹鋼,鋁,銅,鋅,錫或者鎳錫。熱膨脹補償層可以是具有低熱傳導性的合成塑料材料。
纖維材料可以是碳纖維,浸漬的樹脂可以是環氧樹脂或丙烯酸樹脂。可作為層或者通過噴鍍施加該材料。可使用所需層數的多層材料。
有利地,噴鍍至模子部件的金屬層厚度在0.2mm至1.5mm之間。優選的一般厚度為0.4mm。
有利地,其上噴鍍金屬的模子部件是兩部件模子的凹模部件。該模子可具有多于兩個的部件。在從模子中取出復合部件后,可在金屬層進行拋光或者噴漆,沉積或鍍覆,或者進行其它的表面處理。此外,可采用不同的表面處理的組合。該復合部件可以在該模子中固化或者在固化之前從該模子中取出。在該模子部件上留出不進行噴鍍的一個或多個區域,在復合部件上留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窗口”。熱膨脹補償層可以是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材料。纖維層的與這些未噴鍍區域相鄰的部分可以類似地為透明或半透明。利用這種方式,燈的面板,天線或者鄰近傳感器或其它電氣或電子部件可以在該模子部件中一體成形。為了有助于從該模子中取出模制部件,一個或每個模子部件設置多個開口或孔,在多個開口或孔中施加正空氣壓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現在通過實例的方式,參照附圖來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至3示出了制造模制部件的三個連續階段,并且
圖4以透視剖視圖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圖1至3的方法生產的模制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至3,分別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生產模制部件的三個階段。圖1中,模子的凹模1上噴鍍有金屬2,較佳的厚度為0.2mm到1.5mm之間,優選為0.4mm。
適合的金屬為鎳錫,不銹鋼,錫,銅,鋅或鋁,但是其它的金屬同樣可以使用。金屬噴鍍方法本身是常規方法。要被噴鍍的金屬的一對電極之間的電位差非常大,并且在電極之間,氣化金屬由例如70p.s.i的高壓氣體流吹入模子,以采用噴鍍金屬覆蓋模子的表面。在一些情況下,工藝過程的結合可能是必須的或者優選的。例如,對于鉻拋光,首先噴上銅或者黃銅,然后鍍鎳,然后鎳與鉻被鍍上。可選地,該部件可以直接用快速鉻鍍,其中被噴金屬是不銹鋼。
參閱圖2,熱膨脹補償層材料的層3被涂布到金屬噴鍍層。適合的熱膨脹補償層材料是非熱傳導性合成塑料材料,例如聚碳酸酯。
有利地,熱膨脹補償層3的厚度在0.05mm到0.2mm之間,且優選為0.1mm。
參考圖3,浸漬樹脂的碳纖維層4例如被設置在熱膨脹補償層3上。低熱膨脹率的碳纖維的使用避免或者最小化了在將塑料模附著到金屬底層時的通常的問題。模子的凸模和凹模合在一起,以形成模制部件,且允許層3和4固化。固化后,復合的模制部件可以從模子中取出。可選地,該模制部件在從模子中取出后再固化。在圖4中示出了采用這種方式模制的成品部件的部分,其中相同的層使用如圖1至3中相同的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賓利汽車有限公司,未經賓利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377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