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580037726.1 | 申請日: | 2005-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2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小林修;山中拓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15/00 | 分類號: | C08L15/00;C08K3/04;C08K5/103;C08K7/06;C09K3/10;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秀武;李炳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氫化 丁腈橡膠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進一步詳細地說,涉及能夠適用于耐磨耗性優異的密封材料的成形材料等的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各種產業機器類的高性能化,機器的滑動部所使用的密封材料的使用環境形成高溫、高壓、高速的過酷條件。因此,即使作為密封材料,也要求耐熱性、耐壓性、壽命長的耐久性,為了長期維持且使其發揮密封性能,提高耐磨耗性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有人提出在橡膠組合物中或樹脂組合物中高填充配合炭黑、二氧化硅、碳纖維等各種填充材料而得到的成形材料,但是由于密封材料的使用條件,大多不能充分發揮耐磨耗性。此外,由于填充材料的高填充而導致混煉性惡化,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而大量配合增塑劑,增塑劑被油、潤滑脂、水等萃取時,引起大幅度的物性降低。
專利文獻1:特開平6-220286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11-80481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2-80639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2002-146342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2002-194156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2002-212361號公報
此外,在高填充有碳纖維的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中,作為能夠適用于消除混煉性和成形性方面的不良情況、提高耐磨耗性的密封材料的成形材料等的組合物,由本發明人等中的1人提出了如下方案:配合相對于100重量份氫化丁腈橡膠為65~200重量份的碳纖維而得到的組合物,該氫化丁腈橡膠的丙烯腈結合量為30%以上、聚合物門尼粘度ML1+4(100℃)(依照JIS?K6395)為80以下(中心值)、碘價為28以下(中心值);其中,優選與有機過氧化物交聯劑一起聯用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偏苯三酸三烯丙酯、丁二烯低聚物等多官能性不飽和化合物,其配合比例相對于100重量份氫化丁腈橡膠為約1~10重量份,優選設為約2~8重量份。
專利文獻7:特開2004-217851號公報
具有這樣組成的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雖然能夠達成所期望的目的,但是實際情況要求進一步提高耐磨耗性。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會降低混煉性和成形加工性,能夠高填充配合碳纖維,由此能夠提高交聯成形所得密封材料的耐磨耗性的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
通過含有100重量份氫化丁腈橡膠、60~250重量份碳纖維和12~70重量份多官能團系共交聯劑的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達成本發明所述的目的;所述氫化丁腈橡膠的門尼粘度ML1+4(100℃)為100以下,丙烯腈的含量為30~50%,碘價為28以下;所述多官能團系共交聯劑的分子量為150~500,且粘度(20℃)為3~120mPa·s。
發明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由于配合低粘度的多官能團系共交聯劑,所以不會使混煉性和成形加工性降低,能夠高填充配合碳纖維,由此能夠提高交聯成形所得密封材料的耐磨耗性。進而,多官能團系共交聯劑的大量配合,能夠顯著提高常態物性、特別是10%模量值和密封材料對接觸的各種流體的耐萃取性、影響密封性的耐磨耗性等。
更具體地說,可以通過將該氫化丁腈橡膠組合物交聯成形來得到如下的密封材料:在高溫、高壓、高速等過酷的條件下,與相對運動的金屬等硬質材料發生滑動,適于密封流體的耐磨耗性高的密封材料。在此,作為密封材料接觸的各種流體,示例有發動機用油、齒輪用油、變速器用油等油類或水或者長效冷卻液(long?life?coolant)等水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等液體,氟利昂等冷凍劑用氣體、天然氣、氮、氧等氣體。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磨耗評價試驗裝置的唇邊式密封安裝部位的概略圖。
圖2:是唇邊式密封的磨耗評價用油封的剖面圖。
圖3:是密封圈唇形部頂端的磨耗深度測定部的概略圖。
符號說明
1??磨耗評價試驗用樣品(唇邊式密封)
2??旋轉軸
3??滑動部
4??殼
5??橡膠制的唇邊
6??彈簧
7??金屬環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377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