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緊湊型懸臂軋機及一種制造金屬制品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580018328.5 | 申請日: | 2005-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0941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伊爾波·科皮寧;斯旺克·布賴恩;漢斯·凱弗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瓦塔奧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29/00 | 分類號: | B21B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艷江;段斌 |
| 地址: | 芬蘭*** | 國省代碼: | 芬蘭;FI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緊湊型 懸臂 軋機 一種 制造 金屬制品 方法 | ||
背景技術
本發明大體上涉及用于軋制諸如索、帶、絲以及型材等金屬制品的軋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尺寸緊湊、用于軋制金屬材料的懸臂裝置以及一種制造金屬制品的方法。
軋機用于減小厚度以及使金屬制品成形。有兩種軋機。在第一種軋機中,工作輥在其兩端具有堅固的支撐軸承,所述軸承把工作輥與輥架連接起來,輥架罩蓋整個軋機。這種類型稱作“標準”軋機。另一種軋機稱為懸臂式軋機,在這種軋機中,實際的滾動發生在輥架的外部,工作環裝配到輥軸上,所述輥軸僅從咬入區的另一側由輥架支撐。術語“咬入區”在本文中用于指工作輥或滾動環最靠近的區域。
與軋制相關的巨大作用力被引導至工作輥軸承/輥軸軸承,所以,工作輥軸承或輥軸軸承必須是堅固的,制造成重型的。由于懸臂式軋機的結構設計,在懸臂式軋機中,作用于軸承的力與標準軋機中相比超過兩倍高。在懸臂式軋機中,軋制力主要由重型的主軸承承載,位于輥軸驅動端處的小軸承僅承受由軋制力引起的彎曲力矩。傳統的懸臂式軋機例如在US?4,581,911以及US?5,056,345中描述。與“標準”軋機相比,懸臂式軋機較高的軋制力導致要求甚至更大/更堅固的軸承及輥架結構,這限制了懸臂式軋機在某些場合的應用。
在US?4,581,911中描述了一種懸臂式軋機,其有一對輥軸,所述輥軸以可旋轉到方式支撐在軋制臺上的軋機機架中。該組件設計為通過摩擦力將力矩傳遞到環形輥,所述摩擦力由在環形輥相對側面上施加的壓縮力產生。
在US?5,056,345中描述了一種用于軋制金屬制品的軋制臺,其帶有懸臂狀支撐的滾動環,并且滾動環的軸線彼此成某一角度。輥軸軸線之間的角度用于在以高的軋制力進行軋制的過程中補償輥軸的彎曲。這種高的軋制力和輥軸彎曲要求在軋制臺上采用非常結實的軸承和輥架。
在US?5,524,469中描述了用于軋制長型制品的一種懸臂式多輥軋機軋制臺組件。對標準多輥軋機軋制臺的基本的改進是:固定的懸臂軸上的滾動軸承直接安裝在滾動環正下方,在有限的徑向空間內,消除了平臺機架內的重載主反作用軸承。還提出用于各輥軸的獨立驅動馬達組件由驅動輥軸剛性連接且直接支撐。但是,即使采用這樣的解決方案,因為軋制力傳遞到支撐輥的角度不合適,支撐輥的受力也非常高。
盡管采用了更加堅固的軸承以及其他所描述的解決方案,懸臂式軋機仍然不能操控和標準軋機一樣高的軋制力。這嚴重地限制了懸臂式軋機的應用,盡管采用這種軋機與“標準軋機”相比具有許多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消除現有技術的懸臂式軋機的上述缺點,并使懸臂式軋機可以采用較輕的軸承和較高的軋制力。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造價低廉且不包含任何長交貨期部件的裝置;以及提供一種用于軋制金屬制品的新方法。
本發明同時消除了沉重及昂貴的軸承。這就使得懸臂式軋機的應用范圍擴大到以前由于很高的軋制力而不能應用的場合。這種新型的懸臂式軋機相比傳統的懸臂式軋機也便宜許多,而且,由于去除了長交貨期的部件,該懸臂式軋機可以更快地制造出來。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出用于容易地調節咬入區中間隙的裝置和方法。
上述的這些目的通過下文獨立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裝置和方法得而實現。在從屬權利要求中闡述了本發明的其他有利實施例。
附圖說明
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在所述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的懸臂式軋機主要構件的簡化側視圖;
圖2是圖1中現有技術的懸臂式軋機的另一個視圖;
圖3是按照本發明的懸臂式軋機主要構件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4是沿圖3中A-A線的截面圖;
圖5是懸臂式軋機主要構件沿與圖3中相反方向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6是咬入區間隙調節和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示意性側視圖;以及
圖7是帶固定機殼的一個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按照現有技術的典型懸臂式軋機1的組件的簡單表達。軋機1包括基座2,基座2支撐下輥架3。下輥架3支撐上輥架4。在輥架3和4上裝配著下輥軸5和上輥軸6。在輥軸5和6上裝配著環形輥7和8,環形輥7和8之間形成咬入區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瓦塔奧公司,未經盧瓦塔奧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800183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優化的液相氧化
- 下一篇:在襯底上生長Si-Ge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