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需明火的艾灸產品無效
| 申請號: | 200520133276.3 | 申請日: | 2005-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028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董紹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紹飛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A61F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5400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需 明火 艾灸 產品 | ||
技術領域????灸法是中醫學中針灸學的重要部分,本實用新型是根據傳統灸法結合現代技術,即保持其療效,又簡便易行的一種創新產品。
背景技術????灸是借灸火的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而達到治病目的一種方法,灸的作用(1)溫經散寒(2)溫養氣血(3)升提中氣(4)預防保健,益壽延年《摘自高等專科中醫學教材》。
艾灸主要形式有兩種“艾條和艾柱”現有技術中有溫灸盒及武漢國灸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國炙”產品介紹中提到能在30分鐘內迅速升溫,快速產生治療作用,然后持續發熱8-16小時。
傳統灸法中灸壯多少是古人非常講究的,根據病情,往往從一壯至數百壯,它直接關系著治療的效果,例如:泄瀉不止,灸神闕五壯至七壯,關元三十壯(《得效方》)又如:泄瀉三五年不愈灸百會五、七壯即愈(《古今醫鑒》)等等。所以說創新中國灸單從簡便考慮是不夠的。孟浪施灸,不但無益,反而加害。灸在中華大地上已流傳數千年之久,它的卓著療效已被舉世公認,把古老的灸法與現代技術融為一體,不泥古法遵循古理,讓灸更簡便有效,安全廣用是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發明內容????如小兒腹瀉是春秋季常見病多發病,有的病程時間較長、打針、吃藥小兒很受罪,本實用新型內病外治,是一種最理想的療法,選穴適當,灸之適度,安全且治愈率非常高,用傳統的明火施灸存在著許多的困難和不便。如:艾柱固定不易,熱的強弱較難掌握。又如:百會穴有發時,不能施灸等。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方便、有效的艾灸產品,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以艾絨為主的藥墊,一個化學加熱片,使用時藥墊著膚固定,通過覆蓋層與藥墊中的磁鐵吸附加持加熱片,靠增減,替換加熱片,解決艾灸換柱點火,懸灸持條,溫度強弱這些治療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為,用雙層紗布(中間艾絨加藥)做成圓墊,兩邊粘合磁鐵各一塊,灸時選定穴位,放上藥墊,加熱片,覆蓋層即可,每換一次加熱片為一壯,方便至躺到被窩里也能施灸。
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藥墊平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藥墊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加熱片藥膏
圖4是本實用新型加熱片鋁泊
圖5是本實用新型覆蓋層
具體實施方式????圖1藥墊與實際產品比例為1∶1。具體操作:醫用紗布一塊鋪平,白紙一張中間剪切直徑35mm圓孔涂上淀粉膠;粘在紗布上,再涂膠,按圖1,1和3位置放上直徑為13mm厚度為1mm磁鐵各一塊,在2位置圓孔處放上混入中藥成份壓制成形的,直徑35mm,厚度3mm,艾絨塊一個。取紗布一塊粘合壓緊,外圓剪切成直徑75mm,圓形、橢圓形或其它形狀。圖2化學加熱片用中藥粉120g,Nacl10g,Hgcl220g用保濕劑調制成藥膏。將調制好的藥膏預涂在1油紙上貼上塑料薄膜封存,用時揭去薄膜,將2鋁泊貼在藥膏上Hgcl2鋁泊反應生熱。鋁泊穿孔,藥分子通過藥熱對人體腧穴作用:加熱片每片熱時間約15分鐘,熱的峰值達95℃。圖5覆蓋層,白棉布一塊,涂上淀粉膠,粘白紙一層增加硬度,放上磁鐵,粘上花色布壓緊剪切成與藥墊同樣形狀。藥墊通過加熱片加熱起治療作用的同時,防止加熱片過量的熱灼傷皮膚,起保護作用,使皮膚感到適宜的熱。這一點對嬰幼兒尤其重要,上述從根本上解決了熱的難控問題。因為無明火可以在頭部有發的穴位上施灸,它即可手持,也可固定解決懸灸持條時間長的問題,替換加熱片解決灸的輕重,時間長短,覆蓋層:一為了阻止熱量的散失;二起到了壓持固定加熱片及美化產品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實用性強,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做為防病健身用佳,必要時可三穴同時施灸,有效的縮短了治療時間,選穴靈活,灸點集中于腧穴,灸壯多少可以掌握,與古灸理相吻合。是優越廉價的治療用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紹飛,未經董紹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5201332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散熱風扇固定座
- 下一篇:地面出風口風力調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