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聚亞胺酯混合廢料成型鞋材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2215501.5 | 申請日: | 2002-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5235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2-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林光獲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光獲 |
| 主分類號: | B29B17/00 | 分類號: | B29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劍南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亞胺 混合 廢料 成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關于一種PU(聚亞胺酯)混合廢料成型鞋之裝置,具體而言,是指一種針對PU材料進行鞋材射出成型的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現代科技搭配塑膠射出成型技術的水準不斷進步提高,所以,塑膠射出成型的技術已是目前高技術性工業中十分重要的技術之一,目前一般所見的PU塑膠產品更是射出塑膠原料之中的主要原料,但是,由于PU塑膠射出技術的步驟、生產方式各有不同,故PU塑膠射出技術是否具有較佳的效率、是否節省成本便成為消費者最為重視的問題;因此,如何開發出一種具有上述功效的PU成型裝置,早已變成研發者與制造商最想克服的幾個問題,而上述內容中所呈現的問題也是本案發明人研發本案的動機。
傳統的PU塑膠射出成型裝置受限于PU原料發泡時間短暫的限制,故無論其結構型態如何,均只能采用混拌機具混合PU原料后注入射出機,再用射出機射入成型模具內,最后開模取出成型產品;此種習用的PU塑膠射出成型裝置已在市面上銷售、使用許久,但是此種設計在實用性上仍有不足之處,令其功效不彰,究其真正原因乃在于:
其一、因習用PU塑膠射出成型裝置由于受限發泡時間不足,故PU塑膠通常無法在混拌時混合其他原料(回收材料),故習用PU塑膠射出成型方法無法回收廢料使用,也十分浪費材料成本;
其二、習用PU塑膠射出成型裝置的PU塑膠混合、發泡、輸送步驟都是各自分開獨立運作,故整體生產作業時間也花費較長;
其三、以往PU塑膠射出成型方法無法重新使用廢料的原因系在于:加工者無法在短時間(發泡時間)之內令廢料平均布設在內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之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加快生產效率的PU混合廢料成型鞋材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節省材料成本的PU混合廢料成型鞋材的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PU混合廢料成型鞋材的裝置,包括:一混合發泡機構,包括有三道入料管道、一多工運作部及一射料元件,其中該入料管道接受PU原料、廢料碎片并同步輸入至該多工運作部內,進行混合攪拌及PU原料發泡,并且成型混合原料輸送入該射料元件之內,另外,對應該廢料碎片的入料管道內組設有具自旋能力的輸送棒,該輸送棒周側設有螺旋凹軌;至少一成型模具,系接設在該混合發泡機構之后,且接受該混合發泡機構的射料元件的原料進入其內部的成型空間內,以成型出預設鞋材。
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該混合發泡機構的前端還組設有一定量機構,以將原料依預設比例備料后,再進給入該混合發泡機構內。
本實用新型利用一定量機構依比例同步進給原料進入一混合發泡機構內,該混合發泡機構會同時進行混合、發泡與輸送工作,并且快速將待發泡混合原料進給入成型模具內成型鞋材,故本實用新型的作業時間可以縮短。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定量機構可先行調和原料比例,且該混合發泡機構能夠同時進行混合、發泡與輸送工作,故本實用新型不會受限于發泡時間,而可以在PU原料之中加入回收廢料,確實是一種節省材料成本的PU混合廢料成型鞋材之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內部構件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廢料進給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萬式
首先請參閱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PU混合廢料成型鞋材之裝置50系由一定量機構10、一混合發泡機構20及一成型模具30等構件共同組成,其中:
該定量機構10,系位于整體裝置的最前端,并且預先將至少二種PU原料A、B、廢料碎片C依預設比例備料;
該混合發泡機構20,系運用三道入料管道21接設在該定量機構10的后方,并以三道入料管道21將PU原料A、B,廢料碎片C同步輸入一多工運作部22內,該多工運作部22會一面進行混合攪拌、一面令PU原料A、B發泡,其中,在對應該廢料碎片C的入料管道21內可以組設有具自旋能力的輸送棒60,該輸送棒60周側設有螺旋凹軌61,且該輸送棒60一面自旋、一面運用螺旋凹軌61進行該廢料碎片C的定量進料工作,而運用該輸送棒60的旋轉輸送可以令該廢料碎片C呈螺旋狀混合輸出,且呈螺旋狀灑出的廢料碎片C會較平均地持續散布在該混合發泡機構20之內進行混合,并在混合攪拌時,該混合發泡機構20會將待成型混合原料輸送入一射料元件23之內;
該成型模具30,系接設在該混合發泡機構20的后方,且會接受該混合發泡機構20之射料元件23的原料進入其內部的成型空間31內,并且完成本實用新型之鞋材40;以上所述,即為本實用新型各相關元件的相互關系位置及其構造之概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光獲,未經林光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2155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乒乓球拍
- 下一篇:直通式內定徑塑料管擠出機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