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拾光裝置及其使用的物鏡無效
| 申請號: | 02141812.8 | 申請日: | 200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6589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本田浩司;坂本勝也;新勇一;大田耕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柯尼卡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1B7/12 | 分類號: | G11B7/12;G11B7/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梧,馬高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及其 使用 物鏡 | ||
1.一種拾光裝置,具有:
在同一基片上設置射出波長λ1光束的第1光源和射出比波長λ1長的波長λ2光束的第2光源的光源組件;
一種以下述方式構成的聚光光學系統:通過使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聚焦在保護基片厚度t1的第1光信息記錄媒體的信息記錄面上,對上述第1光信息記錄媒體的信息記錄面的信息進行記錄或再生,而且,通過使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聚焦在比上述t1厚的保護基片厚度t2的第2光信息記錄媒體的信息記錄面上,對上述第2光信息記錄媒體的信息記錄面進行信息的記錄或再生,該聚光光學系統具有:
入射從上述第1光源和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的耦合透鏡;
將通過上述耦合透鏡的光束聚焦在上述第1光信息記錄媒體或上述第2光信息記錄媒體上的物鏡;
使焦點距離能隨著從上述第1光源或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各光束的波長變化的衍射構造。
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構造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短于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
3.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構造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長于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
4.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構造設置在上述耦合透鏡的至少1個光學面上。
5.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構造設置在上述物鏡的至少1個光學面上。
6.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鏡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和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成象在大致相同的焦點位置上。
7.如權利要求6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鏡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和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在僅折射軸上色散不同的焦點位置上成象。
8.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構造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和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光學放大率不同。
9.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構造的構成能使上述光束的發散角或會聚角隨著光束的波長變更。
10.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光學系統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光學放大率比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光學放大率小。
11.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構造設置在上述物鏡上,當比較具有與上述物鏡相同的折射面且不具有上述衍射構造的非衍射物鏡和上述物鏡時;
通過上述物鏡的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的焦點距離與通過上述物鏡的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的焦點距離之差比通過上述非衍射物鏡的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的焦點距離與通過上述非衍射物鏡的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的焦點距離之差大。
1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鏡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比在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上加上折射的軸上色散的距離長。
13.如權利要求12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鏡的構成能使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是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通過時的焦點距離的120%以上。
14.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光學系統的構成能對上述第1光信息記錄媒體的信息記錄面記錄信息。
15.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光學系統的構成能使通過上述耦合透鏡的從上述第1光源和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各光束變成無限光入射到上述物鏡上。
16.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拾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光學系統的構成能使通過上述耦合透鏡的從上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變成無限光入射到上述物鏡上,并且,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變成有限發散光入射到上述物鏡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柯尼卡株式會社,未經柯尼卡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4181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續生產氨基甲酸酯纖維素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抗系緊能力的雙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