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酯基樹脂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有效
| 申請號: | 02141809.8 | 申請日: | 200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6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小黒大;林武夫;広兼岳志;黒川正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瓦斯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67/03 | 分類號: | C08L67/03;C08L77/00;C08J5/1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淑輝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酯 樹脂 組合 及其 制品 | ||
發明背景
1.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酯基樹脂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由具有環狀縮醛骨架的二羧酸或含有二醇并具有環狀縮醛骨架的二醇組分縮聚得到的聚酯樹脂;聚酰胺樹脂;以及根據具體情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該組合物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氣體阻隔性能和耐針孔性。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由該聚酯基樹脂組合物得到的模塑制品。
2.相關技術描述
一種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為典型代表的聚酯樹脂(以下有時也稱為“芳香族聚酯基樹脂),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熔融穩定性,耐溶劑性,香味保存性,回收性等等,其中芳香族二羧酸是重要的二羧酸組分,脂肪族的二醇是重要的二醇組分。因此,它廣泛用于包裝材料,例如薄膜,片材和中空容器。盡管如此,因為它對于氧氣、二氧化碳等的氣體阻隔性能不總是理想的,因此在需要高氣體阻隔性能的應用中的使用是有限的。作為給芳香族聚酯樹脂帶來氣體阻隔性能的方法可以是,金屬箔例如鋁箔與樹脂層壓的方法;在樹脂上涂覆或層壓具有高氣體阻隔性能的其它樹脂的方法;在樹脂上沉積鋁或硅的方法;以及類似方法。然而,上述任意一種方法都涉及降低透明度,需要復雜的生產過程或降低機械性能這樣的問題。
作為給芳香族聚酯樹脂帶來氣體阻隔性能而不需要復雜的生產過程的方法可以是,將樹脂與具有高氣體阻隔性能的其它樹脂混合的方法,該其它樹脂可以是來自以尼龍6或尼龍66為典型代表的聚酰胺樹脂。特別的,一種通過間二甲苯二胺和己二酸縮聚得到的聚酰胺樹脂(以后有時稱為“聚酰胺MXD6”)具有優異的氣體阻隔性能。另一方面,具有氣體阻隔性能的樹脂除聚酰胺樹脂外,還可以是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樹脂,然而,該樹脂存在此類問題,即,由于其與芳香族聚酯樹脂的相容性不好,使得兩種樹脂的組合物都變成白色混濁,由于高結晶度而降低剛提到的樹脂的拉伸性能,熱穩定性低等等。
另一方面,具有高氣體阻隔性能的聚酰胺MXD6,具有與芳香族聚酯樹脂特別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近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熔點和結晶度,此外,熔融時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因此,聚酰胺MXD6易于與芳族聚酯樹脂熔融和混合,并且其優勢在于不降低芳香族聚酯樹脂的拉伸性能或機械性能而顯現高氣體阻隔性能。
然而,包含芳香族聚酯樹脂和聚酰胺樹脂如聚酰胺MXD6的樹脂組合物,具有不足夠的透明度,因此在要求高透明度的應用中受限。
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以下方法,一種方法是在一種包含聚酰胺樹脂和聚脂樹脂的混合物中引入四羧酸酐{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72660/1989(Heisei1)};一種方法是將載有環氧基團和酸酐基團的化合物作為一類相容劑用于熱塑性聚酯樹脂和主鏈含間亞二甲苯基的聚酰胺樹脂的組合物{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871/1994(Heisei?6)};一種方法是將多元羧酸與芳香族聚酯樹脂共混以及熔融捏合{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302952/2000(Heisei?12)}。然而,以上提及的任何一種方法都需要復雜的生產過程。而且,提出了一種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具有特定范圍內的特定相對粘度比的聚間苯二甲基己二酰二胺的方法{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800/2001(Heisei?13)}。然而,當用于食品包裝中時這種方法存在透明度不夠和衛生這類問題,而且存在一個問題即包裝材料的內含物因其發黃和/或珍珠似的光澤而呈現出與實體不同的外觀。
發明概述
本發明的總目的是消除以上所提出的問題,以及提供一種包含聚酯樹脂和聚酰胺樹脂的聚酯樹脂組合物,其用于透明度、氣體阻隔性能、色調和耐針孔性均優良的薄膜、片材、薄壁中空容器等等。
由以下所公開的本說明書的內容,其他的目的將會顯而易見。
本發明人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使由聚酯樹脂和聚酰胺樹脂以及根據具體情況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組成的組分與帶有環狀縮醛骨架的二醇和/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進行熔融捏合,可以得到一種用于透明度、氣體阻隔性能、色調和耐針孔性均優良的薄膜、片材、薄壁中空容器等等的樹脂組合物。通過以上發現和信息因而完成了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瓦斯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三菱瓦斯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418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