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腐殖酸有機肥工業化生產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02138847.4 | 申請日: | 2002-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7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池文富;周性敦;羅勝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尤溪縣綠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7/00 | 分類號: | C05F17/00;C05F15/0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510***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腐殖 有機肥 工業化 生產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腐殖酸有機肥工業化生產技術。
背景技術:
傳統所指的腐殖酸肥料,通常選用泥炭土(草炭),風化煤、褐煤三種原料。其缺點是:1)泥炭土中國南方多埋藏在水田的犁底層以下幾十公分至1-2米深度,挖掘時須將水田表層(耕作層)剝離,最后尚需復耕;泥炭土在中國北方多取自沼澤地(國際上統稱濕地),但濕地在生態學上認為是“地球的腎”。因此,它們均屬不可再生的地質資源。2)傳統造粒工藝調節肥料PH值度采用工業氧化鎂(MgO),但MgO價格偏大。3)傳統造粒工藝粘結劑采用高嶺土,但在酸性土壤中,高嶺土是最主要的粘土礦物,它會造成土壤中磷的固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高效率、易操作、低成本的腐殖酸有機肥工業化生產技術。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腐殖酸有機肥工業化生產技術,其生產工藝
流程如下:
1)備料:根據不同植物選擇原料,如泥炭土、鮮牛糞和濾泥等有機物料;
2)混合:物料采用“生物有機肥混煉機”進行充分混合,并達到擠壓升溫;
3)發酵:充分混合后的腐殖酸物料堆垛在發酵槽內進行生物降解處理;
4)補氧:發酵過程需向發酵槽內供氧,補充氧氣加速發酵;
5)脫水:待腐殖酸物料充分腐熟后,適當烘干,降低水份、粉碎;
6)包裝:脫水粉碎后的熟料與適量添加的礦質肥料,經充分攪拌混勻,再加入具
有調理劑和粘結劑“合二為一”的功能劑,制成粒狀腐殖酸有機肥產品,并按定量包裝成成品。
另,富含腐殖酸有機物料在發酵槽中堆垛發酵升溫,在高于70℃以上溫度區間需保持2-3天,高溫以封殺大牲畜排泄固廢物中的病原菌。
在生產過程需對物料補給氧氣,加速分解和腐殖酸的形成。補氧是指對發酵槽內堆垛的物料的上、中、下三個部位送風,是由配套的移動式通風富氧化發酵裝置提供風源,并通過送風管引入堆垛中。
補氧是指發酵槽內溫度上升至70℃以上,在傍晚及午夜各補氧一次,或者連續陰雨天、或屋內溫度低于20℃,可在早、中、晚各供氧一次,每次供氧時間在15至30分鐘間。
上述生產過程提及的粘結劑和調理劑“合二為一”的功能劑選用氯堿車間的下腳料——鹽泥,并科學選用添加劑量。
腐殖酸有機肥的生產物料為泥炭土、鮮牛糞和濾泥等有機物,物料經“生物有機肥混煉機”進行充分混合,并達到擠壓快速升溫的目的,而后堆垛在發酵槽內迅速發酵升溫,升溫至70℃以上的高溫度區間需保持2-3天,一方面使物料充分分解、腐熟,另一方面可利用高溫封殺所有的病原菌,實現無害化工業生產。在腐熟的物料中可根據不同植物適應性,適量添加礦質肥料,達到均衡營養之目的。按上述的物料生產成品指標:有機質含量20.0%-30%,N+P2O5+K2O≥15.0%-30.0%,腐殖酸≥6.0%-10.0%,水份(游離水)≤10%。
本發明的優越之處在于:1)富含腐殖酸的有機物料來源廣泛,除泥炭土以外,均為可再生資源。2)利用大牲畜固體排泄物,濾泥,鹽泥,既消除環境污染,又變廢為寶,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3)降低生產成本,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和商品化。4)肥料適宜性廣,尤其對茶葉、煙葉、果蔬、旱作具有較明顯的增產效果(一般生物產量增產幅度在7-15%)。5)肥料施用對作物內含品質的提高最為明顯。6)長期施用(不論作基肥或追肥)該肥料還具有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作物抗逆性能,減少病蟲害等功效。7)減少肥料投入,提高投產比,給農民以增產增收的實惠。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針對茶葉設計配方,其原料及重量比為:泥炭土10%,牛糞50%,尿素22%,磷酸二銨10%,硫酸鉀6%,調理劑2%。按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生產的腐殖酸有機肥技術指標為:
有效養分N+P2O5+K2O≥20%、有機質含量≥20%,腐殖酸≥8%,畝施肥量150公斤,毛茶產量132公斤/畝左右,精制茶產量110公斤/畝左右,畝產值達3000元以上與有效養分N+P2O5+K2O≥36%的硫酸鉀茶葉專用肥相比較,畝施肥量150公斤,毛茶產量130公斤/畝左右,精制茶產量95公斤/畝左右,畝產值1900元;毛茶產量相當、但精制茶和畝產值分別提高17.0%和57.9%。
實施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尤溪縣綠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尤溪縣綠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388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