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吡嗪酰胺藥敏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2138715.X | 申請日: | 200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2249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1-22 |
| 發明(設計)人: | 程冬娥;黃喬蓉;陳明;曹雁閣;黃莉紅;陳瑛;梁莉;張天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3***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吡嗪酰胺藥敏 培養基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結核菌的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尤其屬于吡嗪酰胺藥敏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二)背景技術
結核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隨著對病人的治療,其耐藥性病人在逐漸增多,因此,對菌陽患者作藥敏測試必不可少。在此之前,多偏重于監測流行病學的耐藥趨勢,只作一線藥為主(不含吡嗪酰胺)的6種藥敏測試。當耐藥特別是耐多藥患者增加后,逐漸強調個體化治療,因此增列藥敏品種勢在必行。吡嗪酰胺(PZA)是具有滅菌、殺菌活性的一線藥,過去排除在常規藥敏測試以外,其原因在于它只能在酸性培養基中測試,如匡鐵吉1990年在《中國防癆通訊》上發表的《92號土豆湯瓊脂培養基用于吡嗪酰胺藥敏實驗初步探討》曾就酸性培養基數次作過配制,都很有效,但其不足一是由于其操較繁瑣;二是當用土豆淀粉作為原料時,由于其它相配成分不易得到。進入基因時代以來,雖然對吡嗪酰胺(PZA)的耐藥基因pncA在5年前已有闡明,如,但Davies等和Mitchison等闡述:除pncA之外尚有其它未發現的耐藥機理,只查基因型法如pncA是不夠、不可靠的,還要靠表型法如BACTEC460解決之。但BACTEC設備昂貴,培養基和試劑全賴進口,費用高,不能推廣使用,另外放射核素處理難度大,污染環境。
(三)、技術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成分簡單、易于配置、酸堿度值(PH)穩定、能滿足吡嗪酰胺活性需要、使結核菌生長良好并具有易制備和推廣的吡嗪酰胺藥敏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其技術內容:吡嗪酰胺藥敏培養基,由下述容積百分比的成分制備成的培養基:磷酸二氫鉀:0.15、硫酸鎂:>0.015~0.03、枸櫞酸鎂:0.0375、天門冬素:0.225、甘油:0.75、全蛋液:62.5,為使吡嗪酰胺藥敏培養基的酸堿度值(PH)穩定,故采用氧化還原電位在1100毫伏以上,酸堿度值(PH)在2.7以下的酸化離子水,其加入量:36.25~38.13,2%孔雀綠水溶液:0.5~0.625、吡嗪酰胺0.005或0.01。
吡嗪酰胺藥敏培養基的制備,其步驟如下:
(1)、將磷酸二氫鉀:0.15、硫酸鎂:>0.015~0.03、枸櫞酸鎂:0.0375、天門冬素:0.225、甘油:0.75、全蛋液:62.5、2%孔雀綠水溶液:0.5~0.625、吡嗪酰胺0.005或0.01與36.25~38.13酸化離子水進行混合,其酸化離子水氧化還原電位在1100毫伏以上,酸堿度值(PH)在2.7以下;
(2)、對上述混合物進行加熱至沸騰,直至上述混合物完全溶解;
(3)、采用自然冷卻法將混合液體冷卻至室溫;
(4)、將經消毒紗布過濾后的全蛋液加入并攪拌至均勻;
(5)、將2%孔雀綠水溶液加入并使其混勻;
(6)、用當量的鹽酸調節其培養基液的酸堿度值(PH)在5.2~5.4范圍內;
(7)、將吡嗪酰胺加入到培養基液中使其濃度達到要求的值;
(8)、分裝經121℃高壓滅菌的試管內,每管加含藥培養基5毫升;
(9)、斜置血清凝固器內,斜面高度占試管的三分之二,在90℃、1.5小時或85℃、1小時間歇兩次;
(10)冷卻后,37℃無菌試驗24小時。
培養基斜面顏色鮮艷,表面光滑無泡。
藥物敏感性測定:
按照1996年中國防癆協會制定的《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程》進行測定。
結果
PZA藥敏培養基(凝固前)的最適p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387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夾持裝置
- 下一篇:可移動的微波爐旋轉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