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燃機清炭耐磨劑無效
| 申請號: | 02117813.5 | 申請日: | 2002-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2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1-22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三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三 |
| 主分類號: | C10L10/00 | 分類號: | C10L1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23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 耐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內燃機清洗保養領域,特別是一種內燃機清炭耐磨劑。
背景技術
現有內燃機在運行過程中,當汽油(或柴油)在氣缸中燃燒時,由于燃燒不完全致使在氣缸蓋、活塞、火花塞及排氣系統產生一定量的炭沉積。這種炭沉積現象會嚴重影響內燃機的運轉,浪費動力。還有現有潤滑油氧化產生的膠體,以及吸入發動機中的空氣含有固體顆粒和運動零件磨損下來的金屬屑等,它們混合在一起形成油泥。油泥的沉積有時會阻塞油道和油泵濾網,影響潤滑油的供給,有時會混合入潤滑油進入磨擦件表面,增加零件表面磨損并發熱。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內燃機達不到規定運行性能,甚至造成機件損壞。常用的清洗辦法是拆開被污的系統零件,用硬性工具把積炭刮下來,然后再用金屬清洗劑及刷子清洗干凈。這種方法既費時費力,又有損于機器。申請號為95112728.4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汽油機防積炭添加劑,它由有機胺、脂肪酸、醇類、溶纖劑、稀土鹽、乳化劑、烴類組成,其優點是除炭效率高,對金屬無腐蝕現象,在汽油中穩定可靠,但不適用于柴油機。申請號為96100059.7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內燃機油垢、積炭清洗劑,它由醇胺、丁醇、乙醚、氨水、水、油酸、乳化劑、機油及煤油組成,對清除油垢、積炭有一定效果,但它只適用于清洗內燃機油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防止柴油(或汽油)燃燒時產生積炭,并能有效自動清除積炭,解決發動機長時間運轉過程中因機油過熱,濃度下降,潤滑效果下降問題的內燃機清炭耐磨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內燃機清炭耐磨劑由榆樹皮、補棒粉、氧、硝、氮、磷、機油、齒輪油和蓖麻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加工而成。各成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為:榆樹皮20%、補棒粉5%、氧8%、硝6.5%、氮5.5%、磷5%、機油25%、齒輪油5%和蓖麻油20%。加工時將榆樹皮粉碎,按上述配比將各種粉料與液體油料混合均勻攪拌即成。也可將上述混合液用機械攪拌混合均勻,在高溫下壓縮成圓棒狀經涼曬,烘干而成。
當汽油(或柴油)在氣缸中燃燒時,油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水,同時釋放了大量的熱量。由于內燃機運行情況的多變性,如車速變化、坡度變化等使得內燃機氣缸中進油量瞬息變化而造成油分子氧化不完全,結果產生積炭現象。這種積炭層的成分很復雜,有液相炭和固相炭或者兩者交織組成,附著于氣缸內表面,從而影響內燃機的性能及作功效率。本發明清炭耐磨劑中有效成分從物理及化學兩方面進行除炭作用。其中氧氣用于對汽油(或柴油)的助燃,榆樹皮和補棒粉用來保持柴油(或汽油)燃燒的連續性,從而減少積炭的產生,而氮和硝可以與已生成的積炭產生化學反應,使積炭層轉化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而從尾氣管中排出。蓖麻油的比重和粘度較大,而且耐高溫,耐酸、堿,耐磨特性好,磨擦系數小,能有效防止因機件過熱而造成潤滑油濃度下降,增強潤滑效果,減少機件磨損。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能防止汽油(柴油)燃燒時產生積炭,并能自動清除已產生的炭沉積,無需拆裝發動機對各個部件逐一進行清洗,可以對整個燃燒、排放系統全部清洗,而且清洗效果好。同時使用本發明能有效防止因機件過熱而造成的潤滑油濃度下降,密封嚴,雙曲潤滑程度高,減少機件磨損,確保內燃機正常的運行,提高了功效,節省了油料,延長內燃機使用壽命,而且使用方便、安全,革除了刮洗、清洗措施。
具體實施方式
內燃機清炭耐磨劑由榆樹皮、補棒粉、氧、硝、氮、磷、機油、齒輪油和蓖麻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加工而成,各成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為;榆樹皮20%、補棒粉5%、氧8%、硝6.5%、氨5.5%、磷5%、機油25%、齒輪油5%和蓖麻油20%。加工時將榆樹皮粉碎、按上述配比將各種粉料與液體油料混合攪拌均勻即成清炭耐磨劑。使用時,將清炭耐磨劑倒入機油中即可。也可將上述混合液用機械攪拌混全均勻,在高溫下壓縮成固體圓棒狀,經涼曬、烘干而成。使用時,先將發動機發動,然后用火將清炭耐磨劑點燃,使煙霧從發動機吸氣管中進入,持續3-5分鐘即可達到清炭目的。由于油料遠離明火,因此使用很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三,未經田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178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橡子豆腐粉及其生產方法
- 下一篇:防污保潔凈少先紅領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