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寬肢異形柱框架-砌體組合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2111528.1 | 申請日: | 200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1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施永昌;黃磊;田煒;季征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浦東分院 |
| 主分類號: | E04B2/64 | 分類號: | E04B2/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形 框架 組合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本申請涉及一種組合墻體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小高層住宅寬肢異形柱框架—砌體組合墻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異形柱的范疇(即截面肢長寬比小于等于4)建成的異形柱結構住宅多數應用多層結構,一般不高于7層,而在10-15層的小高層住宅由于結構高度的增加,若采用異形柱結構,則存在結構側移剛度差,不滿足現行規范剛度要求的問題。因此在國內某些地方規范中采用斜撐的方法來解決該問題,但是該方法又存在結構抗震延性差、施工困難、較難實現可變性和靈活性的缺陷。
而且,普通的框架填充墻是先按層形成的框架,然后再砌筑填充墻,框架和填充墻不能共同工作,從而不能提供很好的剛度和良好的延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剛度強、延性好、結構整體抗側力強、抗震性強、施工簡單的結構體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鋼筋混凝土寬肢異形柱框架和砌體組合成的組合墻體來提高結構的抗側剛度。
該種組合墻,在樓層標高處設有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墻由寬肢異形柱和砌體組合而成,砌體每隔一定間距設有構造梁與寬肢異柱連接。
所述的寬肢異形柱的肢截面長寬比h/b為3-8之間。
所述的砌體每隔0.8-1米設一條橫向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梁。
所述的框架梁截面高度為1/15Lb-1/18Lb,且大于等于300mm。
所述的每個獨立墻段的長度應小于等于5米。
所述的組合墻應貫通建筑物的全高。
所述的組合墻應設在單元或分戶墻處。
所述的組合墻應避免開洞。
一種組合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施工砌體,留出馬牙槎,按一定間距澆注構造梁,后澆注寬肢異形柱,再以砌體為底模澆注框架梁。
所述的組合墻,每隔0.8-1米砌一皮U型砌塊,U型砌塊中放置鋼筋,澆注細石混凝土。
U型砌塊中的鋼筋應當在兩端留出錨固長度,其錨固長度大于等于300mm。
所述的框架梁按構造配筋,且大于等于正負構造筋各3F18。
所述的框架梁按構造配筋,并且寬肢異形柱底部1/8-1/10高度區箍筋應加密。
鋼筋混凝土寬肢異形柱與砌體填充墻整體工作,采用了先砌筑墻后澆注混凝土施工工藝,通過馬牙槎構造措施使組合墻在建筑物的高度范圍內形成的整體,如同帶有邊框的混凝土剪力墻一樣,砌體和寬肢異形柱完全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填充墻內的水平構造梁成功地為結構提供了有效剛度和良好的延性。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
附圖說明:圖1是組合墻的構造圖。圖2是圖1沿A-A斷開的截面圖。1-框架梁??2-框架梁縱向鋼筋??3-水平構造梁4-水平構造梁中縱向鋼筋??5-水平構造梁中箍筋??6-砌體拉結鋼筋7-寬肢異形柱縱向鋼筋??8-寬肢異形柱箍筋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施工組合墻時,先施工砌體,留出馬牙槎和插筋,按一定間距澆注構造梁,然后澆注寬肢異形柱,再以砌體為底模澆注框架梁,接著再砌筑砌體。
其中砌體組合構件的砌體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混凝土多孔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混凝土多孔磚的強度等級大于等于MU10,砂漿強度等級大于等于M5。
砌體每隔1m有一條橫向鋼筋混凝土構造梁,具體做法是:每隔約1m砌一皮U型砌塊,U型砌塊中放4φ8鋼筋,澆注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構造梁必須澆注密實,強度等級為C20。
U型砌塊中的4φ8鋼筋應當在兩端預留出錨固長度,錨固長度大于等于300mm。
組合墻中的框架梁截面高度應當按照(1/15-1/18)Lb確定,且大于等于300mm,Lb為組合結構中寬肢異形柱翼緣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組合墻中的框架梁可按照構造配筋,且構造筋不小于正負構造筋各3φ18,組合構造梁和寬肢異形柱的節點連接按寬肢異形柱框架節點連接的有關規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浦東分院,未經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浦東分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115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手表
- 下一篇:防止熱擾動液晶模組及液晶投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