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屬復合管的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2109355.5 | 申請日: | 2002-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371771A | 公開(公告)日: | 2002-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彭志祥;姚文山;韓國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山市千山區特種金屬材料制品廠 |
| 主分類號: | B21D26/02 | 分類號: | B21D26/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聶振峽 |
| 地址: | 114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復合管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碳素鋼管與極薄壁的不銹鋼管與有色金屬管制成的二元外復合圓管異型管、二元內復合圓管異型管及三元內外復合圓管異型管的金屬復合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目前,國內外對金屬管材表面大氣環境介質的長期防腐蝕處理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對金屬材料進行表面處理,如:油漆噴裝、噴塑、噴鋅、噴鋁、噴鋁鎂合金、噴鋅鋁合金等,這些方法無法達到長期防腐防護。近年來金屬表面防腐蝕處理技術受到國內外的關注,國內發展為采用熱鍍鋅、熱鍍鋁及熱浸鍍鋁等技術,這些方法僅限制在小型金屬構件的表面處理,對流體輸送管道采用PVC復合、環氧樹脂、水泥砂漿等方法。國外情況大致相同,但近年來采用了達克羅技術(DACROMAT)使大型金屬管件的表面防腐蝕工藝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國內應用的裝飾工程用管為304不銹鋼管,在使用時為降低成本使管壁變薄,當受到撞擊時會出現凹凸坑、斷裂、彎曲等結構失穩變形、不美觀、不堅固、造價高。而流體輸送管道要求抗腐蝕、耐壓力,對管壁要求要厚,造價則更高。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裝飾裝置、流體輸送、散熱裝置等用途,提供一種采用極薄壁不銹鋼管與碳素鋼管及有色金屬管制成的二元外復合圓管異型管、二元內復合圓管異型管及三元內外復合圓管異型管的金屬復合管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金屬復合管的制造方法內容簡述:
本發明金屬復合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力鼓漲復合法,在水力鼓漲復合高壓密封裝置上進行,具體作法是:
1、首先將要被復合的金屬管體的復合表面進行打磨或噴砂處理,再將其相互套在一起,放在水力鼓漲復合高壓密封裝置上,密封裝置的左右兩端是密封鎖緊結構,左端是固定調整鎖緊結構,右端是車體運行鎖緊結構;
2、將要被復合的金屬管體的內孔插入左端的密封環中,車體運行,前輪、后輪滾動,右端的金屬管體內孔插入密封環后鎖緊小車,旋轉漲緊手輪,靠緊后固定架,拉動漲緊軸的同時螺帽壓緊密封環;
3、調整微量手輪,靠緊前固定架,推動微調絲桿同時帶動密封法蘭,使要被復合的金屬管體達到高強度的密封;
4、左端固定裝置沖水口內低壓大流量的清水,當管體內存滿清水后自鎖,打開右端高壓進水口,根據材質、管徑、變形力參數沖入壓力為15~20Mpa的水,穩壓10秒鐘,使要被復合的金屬管體達到徑向、縱向全變形完成復合;
5、泄壓后排除被復合的金屬管內的水。
本發明金屬復合管的制造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復合的管材質量可靠,耐壓力強,采用水力鼓漲復合法具有復合速度快、金屬均勻、抗腐蝕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美觀大方、成本低的特點。
附圖說明??圖1為水力鼓漲復合高壓密封裝置
圖1中:1為被復合的金屬管體、2為密封環、3為車體、4為漲緊手輪、5為漲緊軸、6為螺帽、7為微量手輪、8為高壓進水口、9為前固定架、10為后固定架、11為襯套、12為前車輪、13為后車輪、14為密封法蘭、15為微調絲桿。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
將不銹鋼管材質304φ76×0.2×6000mm與碳素鋼管A3φ75×2×6000mm通過鼓漲復合的方法復合成外復合管,首先將碳素鋼管的外表面用圓鋼絲輪機械打磨,除掉表面氧化鐵皮;將不銹鋼管的內表面用去污劑凈化后再用高壓水槍沖洗,烘干后套在碳素鋼管上;放在水力鼓漲復合高壓密封裝置上進行鼓漲復合;將要被復合的金屬管體1的內孔插入左端的密封環中,車體3運行,前輪12、后輪13滾動,右端的金屬管體內孔插入密封環2后鎖緊小車,旋轉漲緊手輪4,靠緊后固定架10,拉動漲緊軸5的同時螺帽6壓緊密封環2;當密封時有微量不緊時,可調整微量手輪7,靠緊前固定架9,推動微調絲桿15同時帶動密封法蘭14,使要被復合的金屬管體達到高強度的密封;左端固定裝置沖水口內低壓大流量的清水,當管體內存滿清水后自鎖,打開右端高壓進水口8,根據材質、管徑、變形力參數的計算,沖入一定壓力的水,壓力為18Mpa、穩壓10秒。使要被復合的金屬管體達到徑向、縱向全變形完成復合;被復合的金屬管完成復合后,泄壓,排除被復合的金屬管內的水,流向后水箱。
實施例二
將不銹鋼管外管為φ76×0.3×6000mm與碳素鋼管A3φ75×2.5×6000mm、內管不銹鋼管304φ69.5×0.3×6000mm,按照實施例一的程序進行鼓漲復合成三元內外復合管,水壓為26Mpa、穩壓10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山市千山區特種金屬材料制品廠,未經鞍山市千山區特種金屬材料制品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093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